一堂英语课背后的思想引导与价值引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互动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意识到,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与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对很多事物的看法犹如盲人摸象、似懂非懂,他们渴望与老师交流,在迷茫中得到指点。几年时间里,杨剑先后给同学们推荐了《富兰克林自传》《乔布斯传》《货币战争》等几十部著作,《阿甘正传》《老友记》等数十...
书评丨回首向来萧瑟处——读《我心依旧:张国良学术自传》有感
张老师的自传,毕竟也是一本书,就会带有书这种媒介与生俱来的缺憾。它只能让我们看到纸面上勾勒出的冰山之水上部分,却很难让我们亲身体验到沉没于纸面下的那大得多的部分:它无法充分传递张老师特有的温和气质,这种气质在当下还有个名字,叫松弛感,对当下人们而言是货真价实的奢侈品,但所有张老师的学生,全都曾免...
北师大教授“自传课件”:惠而不费的“学术营销” | 快评
陈志新的“自传课件”在舆论场一时间引发不少赞誉,有网友称之为“布道”,也有学生感叹“总有人在名利场写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传道授业解惑”。他所上传的这门“社会科学概论”自授课程一共28小时左右,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提升学生人文科学方面的素养”。然而,这起事件经过几天时间...
看不到未来,TOP名校数学系大学生主动延毕
《我只会算术:小平邦彦自传》中记录了这段“上第二遍大学”的Gap体验,同时梳理了自己如何学习数学、走上数学研究道路的成长历程,一本书还原“摆烂凡人”到“菲尔兹奖得主”的真实样貌。我只会算术:小平邦彦自传作者:[日]小平邦彦译者:尤斌斌1一个月拿下物理系大三只有“数学研讨”一门必修课,其他什么...
他休学一年陪伴母亲“最后一程”,用爱写下关于母亲的书
直到母亲离开,王亚星的这本书都一直放在母亲的床头。如今复学回到学校的王亚星,他把那本书也放到了宿舍的床头,带着来自母亲最温暖的力量,以及对患者最真切的理解,王亚星正在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大四学生王亚星:我觉得青春就应该是这样,努力拼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二伯的自传《天山苍茫》——第一部第四十五章
由于刘少奇同志的倡导,1964年~1965年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积极兴办半工(农)半读学校的热潮,1965年半工(农)半读学校在校学生已达到2500万人,占全体学生的21.7%(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能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通过全日制和半工(农)半读两条腿走路的形式,还能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在社区发展的作用...
于敏诞辰110周年: 他是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编剧,自称“一生是学生”
最后,我想说的是他的精神光谱。于敏有一本自传,书名叫作《一生是学生:于敏自传》。“一生是学生”,是他的谦虚表达。但我通读他的自传后,感觉到于敏先生是非常真诚地“站在时代精神的风口浪尖上”(于敏:《银幕呼唤可爱的艺术形象》,《电影艺术》1995年第1期)。他在写剧本时,反复表示自己什么都不懂,担心写不...
开心点,妈妈去了别的地方爱你 河南大四学生写下3万字记录母亲一生
2023年1月,王亚星的母亲确诊为肝癌晚期。此时,22岁的王亚星正在河南中医药大学读大四,成绩优异的他正全力以赴准备考研。3月,他坚决地提交了休学申请书,选择在母亲身边陪她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从许昌禹州到郑州再到广州,他陪着母亲辗转于各大医院接受治疗,熬药、端水、擦洗,王亚星寸步不离地守在母亲床前。
他们培养学生,不仅仅“培养”论文
学完了解析几何,第二学期,即1978年的秋季学期,我们立马修了线性代数,用的课本是何旭初教授亲撰的同名教材,这是他率领计算数学教研室一班人马为全国高校快速编写的“计算数学讲义”(共九本)中的第一本。这九本书,全由科学出版社及时出版,影响深远。书的开本都不大,也不很厚,优点是便于携带,不像当今美国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陷入“分数至上”旋涡
学习成绩是每个学生从小到大的教育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笔,在成长历程中留下了难以言说的痕迹,是一个颇为敏感的话题。考虑到“成绩”在与个人成长互动过程中的复杂性与隐秘性,本研究采用自传社会学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寻量化评价在学生成长故事中的角色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