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打赢低碳转型硬仗...
“提升能效、控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能源碳减排方式。在当前能源结构下,每减少一次能源消费1亿吨标煤,大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吨。”鲁刚认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需要“两条腿”走路,统筹能源供应清洁低碳和工业、建筑、交通等主要用能行业用能方式的变化。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
国际民航组织:到2030年国际航空碳排放量减少5%
中国经济网11月28日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召开前夕,国际民航组织及其成员国达成了到2030年国际航空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的全球指引目标。11月20日至24日,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三次航空和替代燃料会议在阿联酋迪拜召开。来自100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的1000多名官员、投资者和专家参与。会议通过了《国际民航组织...
报告显示:中国碳排放量或呈结构性下降
报道称,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些专家说,基于经济的结构性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米利弗塔说:“分析结果传递的信息并不是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明确达到峰值,而是根据目前的趋势,如今中国肯定有能力实现碳达峰,但这是否会发生取决于...
生态环境部:《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将发布,推进电力碳...
电力部门是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同时,裴晓菲指出,本次发布的《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分为三种口径:第一种是2021年全国、区域及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是单位发电量(包括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
五部门:铁路碳排放总量在2030年前达峰
2030年,铁路运输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明显下降,铁路碳排放总量在2030年前达峰。绿色铁路规模、绿色客站数量明显增加,电力、新能源等绿色机车比重进一步提升,绿电使用比例逐步提升,铁路领域清洁能源利用和大气污染防治有效推进,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产品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铁路运输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运输效率持续提升...
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
十年来,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长对全球的贡献超过了40%,非化石能源年度发电量增加了2.2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亿吨,全社会碳排放增长趋势也得到了显著遏制(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但也要看到,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正在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还在不断增长,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也...
碳价破百元大关,新碳排放因子发布,碳市场扩容倒计时
对比0.5568(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和0.5942(电网剩余组合排放因子),两者比值体现了2021年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力占比——约6.7%。未来随着市场化交易占比、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双双提升,两者差距将进一步加大。对比历年发布的电网平均排放因子数值——2021年度电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按数据年份)相比2015年下降8.7%。
广州市“25项”碳达峰建设任务:到2030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我国首次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是在2020年9月份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向全世界表示我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并且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远目标。
气候变化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净零排放
根据定义,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经历平台期后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实现碳达峰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因此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碳中和则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023年即将结束,12个数据了解碳中和目标全球进展
不过,截至2023年,全球基于技术的二氧化碳去除总量仅有大约10000吨左右,是化石燃料碳排放的百万分之一,尚不足以规模化应对气候问题。根据牛津大学的预估,为了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内,碳去除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必须在2030年前增加30倍以上,在2100年前增加1000倍以上。文丨朱琳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