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成都站:喝李白的酒,骑高适的马,感受杜甫...
“李白要是生在曲阜,一定不是这样的感觉”,在于丹看来,只有在四川才能诞生李白这样的“诗仙”,“李白的可贵就是他灵魂的自由,到老都是一个孩子。他不像杜甫、高适那般有法度,有根系包袱。所以我们今天读李白的诗全是大白话”。02“大侠就是不用打工,只管好好营救别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竹林之...
李白“最皮”的一首诗,调侃杜甫减肥,读来使人发笑
这一分别,李白和高适没能再见面,但和杜甫在次年又重逢了,再次留下一段佳话。天宝四载(745年)秋天,俩人在齐州见面,时隔多日,李白如愿的授了道箓,而杜甫却瘦了,为此还特地写了一首诗调侃杜甫,全诗如下:《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意思是:那天...
杜甫《赠李白》:眼睁睁地看着你却无能为力
对应到李白,他在不当官的时候交往的也是杜甫这样的才子,富有的时候钱都花在了酒肆之间,当皇帝宠臣时当自由人,走投无路时依然痛饮狂歌,仕途上的厄运并没有让他灰心丧气,他依然是“飞扬跋扈”。这样的李白会让人有一点点不真实,杜甫很准确看到这样潇洒背后的现实,是李白的飘蓬人生。“秋来相顾尚飘蓬”,表面说...
同是诗坛巨星,为何命运天差地别?李白与杜甫:两种人生两种际遇
性格、时代和选择,共同造就了李白和杜甫不同的命运。他们的人生,就像两条平行线,虽然在同一个时代,却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李白和杜甫,一个又像天上的明月,皎洁明亮,照亮了人们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一个又像地上的泥土,厚重深沉,承载着人们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人生的意义,也为后...
高适晚年这首诗,写清了真假朋友,杜甫算一个,李白靠边站
可见,如果高适帮李白会怎么样。06.公元759年,高适转官彭州刺史,此时的杜甫过得很惨,他向高适写诗求助,高适二话没说,就出资帮他度过了难关。次年,高适再迁蜀州刺史,杜甫前来投奔,最终在高适和严武的帮助下,为杜甫建了“浣花草堂”,因此杜甫和家人才有了安居之所。
《长安三万里》的背后,真实的李白、高适和杜甫是什么样的关系
离开长安后,李白于天宝三载(744)春末来到洛阳,与杜甫相遇(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李白希望前往王屋山,拜访被誉为“华盖君”的高道,杜甫欣然陪同前往。王屋山在河南府下辖王屋县(今济源市王屋镇)以北,东南距洛阳约一百一十五里,路途虽不算远,但需要渡过孟津以北水流湍急的黄河,行程相当艰险。晚年的杜甫在忆及这段青春往事时,写道:...
李白&杜甫生前的最后一诗,写尽了他们一生不同的底色
李白和杜甫无论怎么比,都没有高下,当代人更愿他们平起平坐,多多叙旧,并给他们组了个CP“李杜”。李杜双书,“日月同辉”套装正是将两人重新约到一起。这一次的太阳和月亮相碰,不再分开。原标题:《李白&杜甫生前的最后一诗,写尽了他们一生不同的底色》...
出身名门死于穷困,杜甫的一生为何“高开低走”
对于杜甫来说,李白出现在他最迷茫的时候,让他在洛阳干谒求取的世俗压力下,看到了一种洒脱的人生。杜甫本来就有对道教的追求,李白和他的几次访道之行,以及李白本身的人格魅力,强化了杜甫内心的道家追求。他在晚年的时候还对前往广州的王砅念叨,说“我欲就丹砂,跋涉觉身劳”,梦想去遥远的安南求取丹砂。杜甫内心...
杜甫一生思念一个人,为此写下许多相思诗篇,有一首你肯定读过
但同为大唐双子星,李白和杜甫的故事,却值得人们一说再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杜甫《不见》这首名为《不见》的诗歌,作者是唐代诗坛双子星之一的杜甫,这也是杜甫因思念李白而作的一首诗歌。当时杜甫在成都,他也好久...
李白一生很潇洒,而杜甫一生却贫穷,这到底是为什么?
正如古人云,“朋友多了好办事”,这些朋友在李白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与他一同游历山水,更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因此,李白的生活总是过得比杜甫要宽裕、惬意。相比之下,杜甫的性格较为内敛,心怀天下,满身忧愁,除了忧国忧民,几乎没有别的乐趣。这使得他的朋友圈子相对较小,其中高适、严武等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