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从牧童到大师》获亚洲国际电影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奖
以云南艺术家廖新学生平为题材的纪录片《从牧童到大师》,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人文纪录片奖。该片由导演、演员于荣光及青年导演赵佳担任导演,金牌制片人蒋晓荣担任制片。廖新学,被誉为“边城大师”,是云南美术史上最早赴欧洲求学的艺术家之一,在法国生活了15年,1948年回到祖国,成为云南现代美术的开拓者,...
纪录片是给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备忘录|垂直入戏
因为徐老师自己95年左右做过一个台湾的纪录片叫做《望乡》,讲当年在台湾已经开始有非常多的外籍劳工,他们为很多台湾的家庭或者企业服务,但是他们很多时候可能没有被当成真正的人来看待。这部片子参加了柏林影展的论坛单元,也拿了一些世界上影展的奖,这也更坚定了我们觉得纪录片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影像媒体,而且它...
他应该才是当今韩国电影第一人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中有一部关于釜山国际电影节创始人金东虎的纪录片《电影青年金东虎》(WalkingintheMovies),片中采访的影人中出现了一位许久没有拍摄长片的韩国导演,那就是李沧东。在拍摄完短片《心跳声》(Heartbeat)后他截至目前只作为被采访者参与了两部纪录片的制作,而另外一部便是由阿莱茵·马扎斯执导的...
国产纪录片的艰难反响:为何《里斯本丸沉没》叫好却不叫座?
其次,当下公众对于纪录片的认知和接受度仍有待提高,许多观众更倾向于选择娱乐性强、轻松的影视作品,而对于情感更为深沉的纪录片则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纪录片的宣传和发行策略也可能是影响票房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在海量的影视作品中,有效地将纪录片的独特价值传达给潜在观众,仍然是一个待解的课题。当...
《里斯本丸沉没》票房困局:国产纪录片如何打破“叫好不叫座”的...
近日,国产历史题材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口碑与票房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国纪录片产业面临的深层困境——“叫好不叫座”。这部以1941年日军入侵香港及其后果为主线的影片,于2024年9月上映,以其严谨的考据工作和深情的历史叙事,赢得了观众与评论家的一致好评。然而,尽管豆瓣评分高达9.3分,累计票...
在B站蹿红的纪录片为啥一进电影院就哑了?
对于中国整个纪录片产业而言,2012是一次新起点——风靡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讲究叙事手法,用“吃”的视角讲述打动人心的“人”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开始意识到中国也能创作出观赏性高的纪录片。它成了一个IP。而对于国产纪录电影而言,2014年是个新起点。当年国产纪录电影票房达到1815万,...
参与创办亚洲首个国际纪录片节,他的离世让众多中国电影人泪目
最早他们想叫藏王纪录片电影节。他们位一百周年的活动,做了一个筹备委员会,大部分是山形市的文化人,电影院老板,为了做电影节,增加了小川绅介,和日本比较著名的评论家,佐藤忠男。虽然山形也有电影院,也有山形市政府的人参与,但他们没有做电影节的经验,筹委会商量,需要一个实践方面的运作者,所以佐藤先生和小川先生...
奇·趣纪录片|还记得给电影当开场嘉宾的科教片吗?
《桂林山水》是1955年羽奇执导的纪录片,该片由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出品,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发行。是我国第一部彩色科教片。该片获1956年捷克斯洛伐克第9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纪录片奖。这部片子生动地介绍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奇景。不仅突出了桂林山水美和奇的特征,而且所用的浅蓝色基调犹如中国传统山水...
叫好不叫座,纪录电影如何“破圈”突围?
叫好不叫座是多数纪录电影的命运。张鹂在纪录片行业深耕多年,今年8月,由她担任联合制片人的纪录电影《密语者》于院线公映。《密语者》是国内首部聚焦女书题材的纪录电影,入围第9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短名单,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提名。然而,影片上映至今票房却不尽如人意。对于这样的成绩,张鹂坦言在预期之中。纪...
贾樟柯最新作品:电影就是解释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纪录片就不是电影吗?如果用文学来类比电影,大多类型片或许可以类比为小说,某一些电影可以类比为散文或者诗歌,纪录片则可以类比为非虚构文学。作为世界上最早诞生的电影形式,纪录片始终在电影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最近常常有人说,贾导,你又拍了一部纪录片,拍了《一直游到海水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