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 老人沉寂已久的记忆不时被唤起
在宁波市海曙区天一家园的一幢房子里,有一位老人总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今年是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各种报道经常在眼前闪现,老人沉寂已久的记忆不时被唤起。这位老人叫林士民,今年89岁高龄,他两次参加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是宁波探索海洋文化起源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也是宁波文博...
记者专访散文家梁衡:“山沟里一位老人让我肃然起敬”
■梁衡:我从大学毕业到退休,大概是38年的时间,其中19年做新闻记者,拿着采访本在一线采访,另外19年做新闻管理工作。多年的新闻工作让我有机会深入观察生活,积累了很多创作的素材。比如《梁衡散文》中《青山不老》这篇文章,就是我当记者时创作的。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老人的植树故事。他在65岁时组织了七位老...
【一城百声】青山不老 绿水长流
央广网重庆12月3日消息(记者白刁尹王海)欢迎收听央广网重庆频道:一城百声,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青山不老》。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
之后,老人陪“我”来到沟里实地观察,“我”亲眼看到了老人种树的功绩,体会到了树木与恶劣自然环境抗衡的顽强,感受到了老人“栽树直到爬不起来为止”的宏伟设想。第三部分为第6、7自然段,老人用生命捍卫着青山,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老人的精神是不会老的;文章的最后,以“我”的感悟点明了文章主旨。课文语言简练、...
无心插柳柳成荫课文忆写之三:《青山不老》
梁衡《青山不老》一文被选入课本,经常有教学部门来问相关经过。其实,这是一个偶然,是一篇拐了几道弯之后的无心插柳之作。它经历了一个从新闻稿到文学稿,又到课文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我作为《光明日报》记者在山西驻站。山西的北部向为风沙肆虐之地,不但山西,整个华北、西北一线沙漠连着沙漠,对我国北方的农...
穆棱:守得韶华书四季 青山不老红豆情
说起红豆杉,共和乡的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是一个在大山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他就是老罗-罗振才,虽然已经七十多岁,却耳不聋眼不花,说话底气实足,老人性格耿直、心志执着,平时常习惯拄着一根木棍在林间行走,被共和乡老百姓亲切的称为“红豆老人”(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
有种精神就叫《青山不老》
一位老人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诉衷肠。图片展示1.作者简介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他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
青山不老赤子情——追记叶县常村镇西刘庄党支部书记刘随伸
青山不老,赤子情深。“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支书。长期以来,作为全县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优秀代表,刘随伸同志怀着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让偏僻、贫穷、落后的西刘庄旧貌换新颜。他的一生,对‘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作出了完美...
夜读|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文|梁衡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梳理下载(附练习)
诗意:茅草房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四、问题归纳1.“直上银河”、“同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怎样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