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如何运行的
监察制度延续了“史官”的历史传统,御史为“史官”之一种,谏官中的“给事中”(注:一种官职)也多兼任“起居注”(注:记事史官)。秦统一后所建立的监察制度,虽然历经改造,但是监察官仍以天下治道作为最高职务原则,以报效社稷为己任。监察官对上级负责,对君主负责,更要对天下黎民和国家社稷的整体利益负责;不仅对现...
古代的“御史”是个啥官职,相当于现代的什么职务
御史台长官称御史大夫,副官称御史中丞,职员称御史。虽然御史台的名字变来变去,但是从秦初到清末,御史都是监察官,除了负责监察百官有无贪赃枉法之外,唐宋时期御史还同谏官合流。合流后的御史和谏官合成台谏,能够对国家政策进行批评监督。总的来说,御史台监察百官的职能类似于现在的纪检委,哪个官员贪污、哪个大臣用人...
秦朝御史大夫权力有多大?动摇皇权权倾朝野,后世历代都引以为戒
御史在秦统一后正式有了一个地位崇高的官名——御史大夫。御史是由原先的史官分化而来的,可以担当御史的官员基本都是世代相传的官职,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要在规定年限内进入国家指定的“学馆”学习,考核通过之后才可以担任史官。御史就是其中被选拔出来的能力、才学都出众的学子。起初史官们只是负责记录史事、整理史...
卜宪群:秦朝御史大夫制度之历史得失
《汉书·百官公卿表》明确记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可知御史大夫不仅是最高的监察官,而且地位显赫。从相关文献碑刻记载看,御史大夫在实际政治活动中的官位排序上,仅次于丞相。秦统一前已有御史掌监察,统一后更名为御史大夫,加上了“大夫”二字,显然是其地位极大提高的标志。御史大夫下设...
古代官职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丞相禀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以后,丞相地位虽尊,权力却逐渐缩小。例如: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理国政,其权势就远在丞相之上。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
中国古今官职对照表, 不懂一定要看! 会涨知识的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拓跋鲜卑的崛起,底下埋着一个如神般的史官!
贞观六年,李世民曾令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等人修订《氏族志》,以“刊正姓氏”。没想到书成之后,立清河崔氏为第一,李世民对此极为不满,说:山东士族已经在衰落了,没出什么了不起的高官,全靠和人结亲获取财势,不知道世间为什么这么重视他们?
【有春读史】古代史官“书法不隐”及其传统
从此以后,唐文宗对郑朗更加重用,提拔他为“考功郎中”,过了四年,又提拔他为谏议大夫,专门负责向皇帝进谏提意见。郑朗后官至御史大夫、礼部尚书、加中书侍郞、集贤殿大学士,在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进加检校右仆射兼太子少师、上柱国。我们再看一则宋太祖赵匡胤惧怕史官的事例。
赵晓耕 刘盈辛:中国传统御史监察制度的反思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
御史大夫作为外朝之官,主要协助丞相处理朝政,具体事务则由御史丞、御史中丞执行。御史中丞与皇帝接触更密切,也逐渐受到皇帝器重,以至于到了汉代,御史中丞替代了御史大夫而掌监察之职。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层面削弱外朝权力,强化中枢机构尚书署的权力,尚书令的监察权力与日俱增;自西汉中后期至东汉,有名无实的三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