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抗美援朝,中美冬装对比
由于时间紧迫,志愿军入朝时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足够的防寒衣物来应对骤然降至零下50度的严寒。因此,志愿军的将士们很多都被冻伤了,甚至有人被活活冻死。然而,即使在巨大的困难和压力面前,志愿军士兵们也并未退缩。他们勇敢地与敌人展开了生死较量,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一群身穿单薄衣服的中国士兵,在零...
宋时轮兵团冬装准备不足,之所以仓促入朝,和此人泄密有重大关联
军委之所以让第九兵团在没有完成冬装准备的情况下就进入严寒中的战场,除了战争形势迅速变化的客观因素外,国内还发生了一个偶然事件,使得九兵团不得不提前出发。一个人具有特殊的才能和特点,思想上就容易有复杂性,反而有可能陷入错误的怪圈。张东荪在生涯前后期的反差表现,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特点,令人遗憾。张东...
复盘长津湖之战:三大原因导致志愿军没能全歼美军陆战一师
客观上的自然原因是天气严寒,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而志愿军九兵团的官兵大都来自南方,没有高寒地区的防寒防冻经验,加上后勤保障困难,缺粮食缺冬装,造成了大量非战斗减员,严重影响了战斗力。美军方面,装备优势明显。陆战一师编制内就有1个炮兵团(其中3个营共装备54门105毫米榴弹炮,第4营装备18门155毫米榴弹炮)、1...
开战时志愿军人数只是敌军的一半,9兵团冬装不足也要紧急入朝
战士们没有冬装、没有手套、没有帽子,也没有棉鞋。入朝第一天,就有800多人冻伤无法行军。尽管遭遇到50年一遇的酷寒,冻得发抖的9兵团战士们还是朝长津湖地区进发了。他们没有补给,只能在夜间行军,仍保持了连续18天每天在崎岖山路中行军60里的速度。只是这个速度仍没有达到预定要求。悬崖边上那些覆盖了积雪的羊...
棉衣,棉衣!长津湖之战志愿军为什么没有?
而从中国南方赶来的部队御寒装备明显不足,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南方部队换冬装时间较晚,有些部队接到命令还来不及换冬服;二是南方部队冬服的厚度和种类与北方部队不同,棉衣棉花少还不说,也没有棉鞋和棉手套;三是有的部队和官兵没到过北方,对严寒的危害认识不足,部队轻装出国,有的将大衣、棉帽、棉手套...
“哪里有伤员,就到哪里去”——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战场救护
然而,朝鲜战场不同于国内,敌军火力威胁严重,对于没有经受过系统严格军事训练的支前民工来说,冒着枪林弹雨后送伤员,不仅难以克服畏惧心理,而且受伤甚至牺牲的概率大大增加(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为解决这一问题,东北军区下令重新组建11个民工担架团,以军区内现有的部分团营空架子为基础,安排经验丰富的军事干部担任各级指挥员。他们组织民工先...
耳朵鼻子一碰就掉,-40度的长津湖战役,为何那么冷还没有棉衣?
因为东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抗美援朝的重要战略基地,所以仅仅在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等地,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生产了上百万套军服,在第二年的10月份,我国后援部队就已经把所有志愿军会在冬天所需要的过冬物资都已准备齐全。每人分配一套棉衣、棉帽、还有皮大衣、布夹鞋、棉手套等等,前线抛头颅洒热血...
《金刚川》细节引争议:为何没有志愿军的胸章?这符合历史事实么?
所以,现实中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绝大多数志愿军官兵都没有胸标。著名影视作品例如《上甘岭》《英雄儿女》里志愿军的胸标,其实只是艺术化的表现,并不符合史实。所以,电影《金刚川》里面的志愿军不佩戴胸标,是符合史实的。要知道,连彭总在19537月赴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的时候,他的军装上也没有任何标志。
不堪回首的冬夜,美国在抗美援朝时期的饮食保障
为了在严寒地区维持生存,足够厚实保暖的冬装是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朝鲜战争的第一年,美军采用的制服仍然是以二战时期的成熟装备为主,但是在冬季服装方面已经采取先进的多层穿着御寒理念,其实就是利用多件衣服形成的空气层阻止身体的热量向外散失。因此无论是海军陆战队员还是陆军士兵,基本上从里到外都会穿好几层衣服...
抗美援朝话题被影视圈热捧,打着志愿军旗号拍神剧会不会又成风潮
出现这些情况,我感觉可能还是搞影视创作的一些团队,还是把票房收入看得特别重,加上平时对抗美援朝战争缺乏了解关注,到了写剧本的时候,脑子里毕竟空的,除了九兵团缺冬装这些人所共知的背景,东鳞西爪找素材都不够,所以就只能编出一些不着调的情节出来,临时拼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