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在赤壁古战场发现一件古物,写出了一首著名的咏史诗
杜牧曾游历过位于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也就是赤壁,三国时代“赤壁之战”的发生地。在这个古战场,杜牧发现了一件古物,由此他写了一首与众不同的咏史诗,对历史上那场著名的赤壁之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首诗名为《赤壁》:杜牧在泥沙中找到了一支折断的战戟,这根战戟虽然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出于好...
杜牧一首《赤壁》匠心独具,不落俗套,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怀古名篇
据资料记载,这首诗是杜牧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杜牧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最后,也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杜牧的这首《赤壁》,是首咏史吊古诗,...
杜牧的《赤壁》,千古名句留下的千古谜题
《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之战,对于中国人而言,如同一幅历史的画卷,深深烙印在记忆之中。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曾用笔墨描绘过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而杜牧的这首诗,却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独树一帜,熠熠生辉。此诗巧妙之处,不仅在于其精炼的笔...
杜牧发现一块废铁,写出一首怀古诗,经久流传
杜牧所处的晚唐,藩镇割据、吐蕃骚扰越来越严峻,这或许是在发出战争提醒,告诫朝廷不要忘记安史之乱血的教训。总的来说,杜牧惯于咏史诗的创作。这首《赤壁》诗独辟蹊径,从一块废铁入手,写出了一首经典的怀古诗。经久流传,发人深思。
考教衔接,关联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内外比较阅读精选新题型
A.《赤壁怀古》从长江入笔,用“浪淘尽”将滔滔江水与已然消逝的“千古风流人物”相联系,为全词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悠远的时空背景。B.《赤壁怀古》善用衬托手法,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正面衬托周郎,又用“雄姿英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词人自己。
赤壁图像及其文学母题研究
而苏轼在“文赤壁”所抒发“超越是非、超越个体、超越时代的共鸣”,实际上属于赤壁文学的第三个意涵,而且在唐代便已出现了密切相关的“前文本”(Pre-text),例如杜牧的“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传递出人事代谢的深沉与虚幻(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苏轼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定型了东坡与赤壁这两个“赤壁文学”的关键词。历经“...
《赤壁》:英雄悲壮与历史沉思
在背后的时代背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战争的反思。杜牧生活在唐代晚期,正值唐朝由盛转衰之际,社会动荡不安。赤壁之战则发生在三国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铭记,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在这个时代的动荡变迁中,杜牧以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独立见解。他对赤壁之战...
从中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问题出发,解读杜牧的《赤壁》
大多数学生认为是虚构的,因为由注释可以看得出来,杜牧并未真的到赤壁古战场,所以在这里捡拾到埋在泥沙之中的没有完全锈蚀的兵器,然后打磨清洗,发现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大概率也不过是虚构而已,是杜牧为后文展开议论而有意“设计”的一个情境罢了。
60首含有数字的古诗词:尽显人间百态。意蕴深厚,让人陶醉万分
——唐·杜牧《遣怀》十年扬州梦,如同一场华丽的幻觉,换来的不过是青楼薄名,繁华背后的虚无与落寞。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十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若问心中愁绪有多少,就像那春水绵绵不绝,向东流去,无尽无休。
铜雀台: 曹操父子的文学生活(上)
曹操最动人的诗篇《短歌行》,创作于从邺城铜雀台出发,进行赤壁之战前。首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时,人们吃饭都成问题,拿珍贵的粮食去酿酒,是非常奢侈的行为。这首诗以“酒”字开篇,非常奢华,暗示作者非常珍视这份生活,他要以酒感慨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就像早晨的露水,只要太阳升起来,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