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生存困境的缩影——欠薪、索薪与鲁迅《端午节》的写作
孙伏园曾撰文回忆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民国十一年是北京政府已经很不像样子的时候了:教职员欠薪、公务员欠薪、著作人几乎没有稿费,知识分子简直没有法子继续生活下去”。周作人在《官兼教员》一文中也谈及《端午节》的创作背景:“小说是讲北洋政府时北京学校机关欠薪的事情,那时学校先欠,职教员发生索薪,兼职的讲师每...
嘉定两位作家作品,入榜!|写意|散文|倪瓒|绘画|画家_网易订阅
第二部分从当下日常生活出发,结合作者自身绘画实践心得,将艺术和生活融合浑然,“我为什么要画这个小人儿?”,恰如“一舟远去波心荡”,在“水墨色戏”的淋漓笔墨中表达了作者文心写意在日常的审美理念。作者龚静在写作之外亦习绘画书法,在《会丹青》中结合自身绘画实践,以文字传递艺术和生活的彼此糅合感悟。这种糅合感悟...
【人物】马三立:坎坷的一生——右派岁月20年
然而,一茬接一茬的社会运动,环境变迁带来的生存难题,在这些轰轰烈烈的时代背景下,马三立为了坚守自己热爱的事业,不得不逆来顺受。他自言:“我认为不是命苦,是生在旧社会的艺人,就决定了是生活上的可怜虫。”01一生总结1993年夏天,一向谨言慎行的马三立罕见地对自己的一生作了总结:我是个苦命人,是生活上...
唐图有声|荣誉佳作: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萧红|老舍|黄金时代|呼兰...
作者:老舍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一个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背景,通过祁瑞宣、钱默吟、李四爷等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生动真切地反映了北平市民在抗战中惶惑、偷生、苟安的心态,以及他们在这段屈辱的历史里所经历的人性挣扎,再现了那个时代众多普通人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白鹿...
经典作家|1924:流离者鲁迅的“彷徨”
1920年代,鲁迅的人生流离与精神彷徨是从兄弟失和开始的。少年时代,鲁迅经历过“从小康坠入困顿”。《呐喊》完成后,鲁迅离开三代同堂的八道湾十一号,从“呐喊”坠入“彷徨”。在大宅院居住的最后阶段,鲁迅写下的《鸭的喜剧》《兔和猫》《社戏》,都是田园牧歌的小品,小说场景从囚禁狂人的铁屋子、黑黢黢的寻医问...
春风青冢寄真情——高君宇与石评梅(上)
《象牙戒指》是女作家庐隐192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曾于《小说月报》连载,1934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书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女主人公张沁珠以石评梅为原型,评梅乳名为元珠;男主人公伍念秋以石的初恋对象吴天放为原型,“吴”与“伍”英译名的第一个字母均为“W”;另一男主人公曹子卿即以石的爱人高君宇为...
写作的意义——杭商传媒专访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富强
我早期的民国题材小说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阿Q正传》的影响,很多小说都以“未庄”为背景。我写过一个中篇小说,标题就是《未庄的一九三四年》,在《江南》杂志发表后,《作品与争鸣》予以转载。再以获得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的中篇小说《月娘的河》为例,故事发生的背景地也叫“未庄”。鲁迅永远是一面在历史...
在历史的回响中,一个作者的记忆书写才刚刚开始
沈从文如痴如狂地写着湘西,在他的笔下,沅水成为多情的载体,它默默听着少年在漆黑夜色中唱给翠翠的歌谣,也听过老人心中的期望与叹息。这是作者钟爱的故乡,也为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背景。■《边城》,沈从文/著作家书写“历史”的同时,提出的也许是对“现在”最诚挚的思考。
新书| 大家小绘:经典与绘画的结合,和部编版语文教材同步阅读
作者以书信形式详尽介绍了故乡绍兴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乌篷船,他用平和淡雅的格调、朴素自然的笔墨,紧紧扣住乌篷船的典型特征加以描画,同时透露出自己一种闲适隐逸的情思,也弥漫着淡淡的乡愁。《背影》拥抱亲情之温暖珍惜生活之美好感悟父爱之深沉呵护人性之慈悲...
出门旅行前第一步该做什么?先带上语文书!
《社戏》作者:鲁迅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