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咏雪诗,风格迥异,一首吟风弄月,一首咏物言志
这里的“第一”用得巧妙,通过对比交代出时代背景。这是一首咏物诗,是五言律诗的格式,前三句咏雪,最后一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边境作战将士的关切和对饥饿百姓的同情。诗歌虽然是咏雪,但最后画龙点睛,点出了全诗的社会背景,南宋朝廷不思收复中原,苟且偷安,士兵和百姓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诗言志歌...
吴澄的咏雪诗,借鉴李白诗歌,气势恢宏,色彩浪漫
古往今来咏雪诗歌太多了,该写的前人都写了,而吴澄却能巧妙地避开前人的套路,运用比喻和夸张,重点描写雪花的气势。而且通过化用李白的名句,表现出了大雪的浪漫色彩。诗歌第一联”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写大自然循环运转至冬末春初,交代出雪花的大背景。季节轮回到了腊月,一年也就快要结束。这个时...
图书馆里过大年丨唐图微展:我寄人间雪满头——中国历代咏雪诗画...
“中国历代咏雪诗画艺术展”旨在系统地梳理中国古代咏雪诗歌的发展轨迹,并融合中国古代雪题材绘画,全面展现古人对雪的独特感悟。在中国的诗画传统中,咏雪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其发展历程既体现了一种地域特色,又彰显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雪的认知与情感。相较于诗歌,雪题材绘画的起源较晚,但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为...
唐图微展|我寄人间雪满头——中国历代咏雪诗画艺术展(二)
“中国历代咏雪诗画艺术展”旨在系统地梳理中国古代咏雪诗歌的发展轨迹,并融合中国古代雪题材绘画,全面展现古人对雪的独特感悟。在中国的诗画传统中,咏雪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其发展历程既体现了一种地域特色,又彰显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雪的认知与情感。相较于诗歌,雪题材绘画的起源较晚,但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为...
湖北省黄冈市2024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传播视角方面,重全球视野,《当法老遇见三星堆》在文化互鉴角度揭示不同文明背景下相同的热爱,《下一站出口》邀请外籍青年走进、体验真实的中国。合作模式方面,联合拍摄制作,增强纪录片的国际竞争力,在中法建交即将迎来60周年之际,中法合拍纪录片《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留存具有科学价值的影像档案;中央广播...
杜甫这首雪诗,不是风花雪月,却是满腹忧愁
《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www.e993.com)2024年11月12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杜甫写这首诗时,正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关押在长安。他一个人感到孤独寂寞,感到羞耻。面对外面的大雪,他心情更加复杂,忧虑重重。诗歌首联“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就是交代时代背景和诗人遭遇...
1945年,咏雪词发表,重庆文人讨论热烈,毛主席一笑置之彰显大气
1962年6月,陈毅对日本记者发表了气宇轩昂的谈话:“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会被吓倒的。可能困难时期长一点,但我们有信心战胜这个困难。”并应日本友人之请,他挥毫将毛主席咏雪词的末三句书为条幅相赠,借此名句向全世界显示中国人民的大无畏气概。陈毅对毛主席诗词的理解,因着自身的学养和阅历,不仅有宏观的正确把握...
毛泽东《沁园春·雪》创作背景发表经过及政治影响与文化内涵(上...
毛泽东《沁园春·雪》创作背景发表经过及政治影响与文化内涵(上)胡平原1945年重庆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主席索要诗词,求情难却,毛泽东信手挥毫写下《沁园春·雪》书赠柳亚子。随后几经传抄,在重庆《新民报晚刊》刊登,轰动山城,万人吟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在《诗刊》创刊号上正式发表。这首...
瀛奎律髓64·卷21雪类,苏轼咏雪炫技斗奇,王安石心服口服
前面欣赏了几首五律咏雪诗。方回在《瀛奎律髓》卷21雪类中,还选录47首唐宋七言律诗。不过,唐诗仅仅有两首而已,一首是杜甫的作品,一首是晚唐秦韬玉的作品。其余四十多首均为宋人的七律,似乎方回对于宋人有些偏爱。一、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杜甫...
这是史上最“孤独”的一首咏雪诗,短短20字,清寒卓绝
了解了时代背景,我们再来看这首小诗,也许更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歌一开头,就大笔勾勒出了一幅苍茫冷寂的画面。莽莽群山,飞鸟都失去了踪迹;杳杳万径,见不到一个行人。前两句似乎无一字写雪,实际上字字都在写雪,寒意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