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宗原国学《易经》儒道思想
《易经》强调顺应自然、万物皆变的理念,这正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根源。老子和庄子在其哲学中,均对《易经》的自然观和变化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道家推崇的“道法自然”与《易经》中“天人合一”的观念相辅相成,强调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自然规律而生活。《易经》的象数思维也为墨家、法家等其他思想流派...
为什么老子道家思想,比孔子儒家思想在国外受欢迎?
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给西方人提供了一种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让他们明白,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征服自然,而是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难怪老子的道家思想,能在西方世界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那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在西方世界就不如老子受欢迎呢?
尚织汉服学塾:唐代女性服饰的演变,儒释道思想的共同影响
而释家思想,以其“众生平等”的宗教理念,为女性服饰带来了奔放与自由的元素,同时,佛教从印度传入的色彩艳丽、富丽堂皇的审美观念,也深刻影响了唐代女性服饰的设计,使其更加丰富多彩。道家思想则以其追求自然、洒脱的精神,对唐代女性服饰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在唐代,女道士(女冠)的服饰风格偏中性,展现出一种随心所欲、...
析汉代文艺思想:政治经济作用及意识形态的交织与呈现
(四)西汉末期道家思想的出现西汉末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家思想开始在文艺作品中崭露头角。道家强调的顺应自然、清心寡欲、追求自由等观念,为那些对现实感到失望和无奈的文人提供了精神寄托。一些文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他们试图摆脱世俗的纷...
苏轼美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的融合——“三教合一”视角下的旷达超脱
在文化层面,宋代是儒释道三教思想深度交融的时代。儒家思想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程朱理学逐渐兴起,强调“格物致知”与“存天理,灭人欲”,对社会伦理道德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庄的自然无为、超然物外的理念,在士人中广受欢迎,促使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佛教,尤其是禅宗的盛行,...
王利华:从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思想起点...
环境史作为历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并非突然无端冒出,而是历史学家直面生态困境、回应社会关切自觉主动开辟出来的,具有特定时代背景和思想氛围,甚至它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也并非时间的偶然,而是时机的恰逢(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未来的历史学家将会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到:在漫长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史上,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从那时起...
沉香文化:一香千年,尽显中华思想与人文精神
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政策背景之下,博山炉却同时兼容并蓄了儒家的礼制思想和道家的超越境界,宫廷用香受《黄帝内经》养生理念影响,朝堂之上则是礼仪秩序与等级尊卑的直观体现,无不揭示了沉香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沉香之于中国,不仅仅是稀有珍贵的异域奇香,更是承载多元文化交融包容的符号。它源自海南及...
在思想与文学间遨游
至于前代儒生奉为圭臬的传注,欧阳修则大胆怀疑,对北宋疑经风气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于其思想渊源,巩先生通过考察欧阳修的生平家世与治学经历,指出这种无所束缚的学术主张,乃是由于其家世贫寒,少无所师,故不必如汉儒经师一般固守师承家法,而能够学出己见,大胆怀疑。这一点,又正与北宋士人多出于庶族的时代背景...
15年前,叶曼大师预言中国崛起,她有何背景
叶曼致力于研究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文学思想,将东西方文化、哲学和宗教的见解提升到高峰。20世纪60年代,她成立"文贤学会",在台湾积极宣传儒学、道教和佛教。之后,她在美国洛杉矶建立了"文贤书院",并表示创立书院的初衷是让13亿中国人都了解和普及中国三大文化,而这个想法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但现在她希望从北京...
焕发中国经典哲学的时代活力——中哲史学会2024年会纪要
洪晓丽从“显德”“经权”和“阴阳”三个维度,重新审视了董仲舒德刑论的逻辑结构和特征,认为该结构形成了一个由天到人再到天的有机闭环,实现了从“刑德之术”到“德教之道”的政治转向,展示了汉代儒家通过重新解释天人关系来构建政治伦理的尝试。孟庆楠从学派渊源、思想特征、政治背景、核心问题以及玄佛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