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夜宿洞庭湖,写下姊妹篇诗歌,其中一首成为人人会背的千古绝唱
浩渺的洞庭湖面,澄澈明净的洞庭秋月,湖中的君山,都给诗人刘禹锡留下了无比美好的印象。刘禹锡被眼前绮丽的景象所感染,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望洞庭》和《洞庭秋月行》这两首洞庭湖姊妹篇。望洞庭在刘禹锡的洞庭湖姊妹篇《望洞庭》和《洞庭秋月行》中,《望洞庭》一诗更为人们所熟知。因为该诗优美的文字和...
“诗豪”刘禹锡这样爱上“清慧而文”的潇湘
永贞元年(805年)冬季的一天,匆匆南下的刘禹锡来到洞庭湖畔,这是他第一次踏上湖南这片陌生的土地。天色阴沉,树木褪去了往日的繁华,四周辽阔而萧索。冰冷的风长驱而至,掠过浩瀚的湖面,卷起层层波涛后杀上岸来,掀起他满是灰尘的青衫。身心疲惫的他迈着沉重的脚步登上岳阳楼,远眺空茫的湖面,内心也像眼前的大湖一样...
刘禹锡被贬途中,写下一首绝美唐诗,短短28字,却美到令人心醉
当时的洞庭湖上,一轮秋月如镜新磨,飞行在皎洁的夜空。秋风飒飒,水波微澜,光波相映,有如进入仙境一般。见此情景,诗人刘禹锡再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情,遂吟咏出一首绝美的诗,来赞美眼前的大好河山,这首诗就是《望洞庭》。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字,却把眼前的山河之景描绘得如诗如画,美得令人心醉,即...
刘禹锡被贬和州,却在途中写下一首绝美唐诗,成千古名篇
时值秋天,洞庭湖上的月光和水色交相辉映,湖面平静无风,犹如一面未经打磨抛光的铜镜。放眼望去,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湖与老君山山水浑然一体,苍翠如墨,就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托着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湖光秋月两相和”,诗的首句刘禹锡是用“两相和”三个字,来形容眼前洞庭湖上那恰到好处的月光与水色。
写洞庭湖最有名的一首词,出自南宋词人张孝祥之手,千百年来好评如潮
于是,刘禹锡写下了这首《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元代一位名叫唐温如的诗人乘船经过洞庭湖时,看到这样的壮美景象后,感慨不已,这景象甚至让他联想到了许多与洞庭湖有关的美好神话传说。于是他写下了:“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
早读丨跟着古诗词去旅行!这25首写风景名胜的诗词,值得一读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
水文化丨大唐“诗豪”沿江行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途经江陵已是秋季,刘禹锡却能发出“山叶红时觉胜春”的赞叹,与他先前被贬朗州司马时“我言秋日胜春朝”,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展现了诗人奋发的精神状态和矢志不渝的赤子之心。顺江而下,继续前行,刘禹锡看到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洞庭湖,他虽前后多次去来洞庭湖,但这次却是唯一一次秋季出游洞庭...
刘禹锡漫步洞庭, 诗兴大发, 勾勒出一幅秋夜月色如画的绝美景象
洞庭湖畔的美景,深深感染着刘禹锡。失败与挫折,似乎在这宁静的湖面上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的一份淡然与从容。他仿佛在这宁静的秋夜中找到了心灵的净土,一种无需言说的安然与宁静。在一天秋夜的月色下,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望洞庭》一诗。
刘禹锡诗作《望洞庭》赏析 描写君山银针茶园环境的诗《望洞庭》
初唐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闻名于世,诗中虽未点出茶,但将君山银针茶得天独厚的茶园环境(洞庭湖君山岛)描写的生动优美,下面茶诗网带您来赏析下这首经典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对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李跃龙
关于《岳阳楼记》和洞庭湖文化的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因为洞庭湖所处于的区位,历史上重要的政界人士和文化名人大都到过湖区,特别是被贬谪的失意政治人物和遭到流放的文人士大夫,形成了洞庭湖流域地区独特的流寓文化现象,从屈原开始,到贾谊、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寇准等等,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