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所述的历史背景与危言
开篇以千年古画《清明上河图》所绘一处为背景,附以北宋大儒程颐所言,“惟刚立之人,则能不以私爱,失其正理”。短短几秒钟,镜头就将我们拉回到千年之前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程颐与其兄程颢,都是周敦颐的学生,算上张载和邵雍二人,被称为“北宋五子”,他们对儒学的发展和宋代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张载名言,...
古茶诗解析:苏轼系列之三十五《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
“风流”指古风、遗风。此处以“风流二老”代指苏轼和胡完夫。开关:指打开城门、宫门、关隘等的门户。本句大意:时逢春末夏初时节??,柳絮飞扬,斑竹发笋;你我共对宫门畅谈未来退隐后的庐里之约。2、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阳羡:地名,今无锡宜兴。此处指阳羡茶。阳羡茶在唐朝为上等贡品。雪芽:...
古茶诗解析:苏轼系列二十八《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仍用前韵》
根据本诗诗题,正月二十日,苏轼与黄州结识的潘彦明、郭兴宗二人,酒后前往女王城东的禅庄院(黄州东15里)。路上偶然听说有神人降临农人(野人)汪若谷家。神人自称李全,出语惊人。他还将筷子含在口中写了三十个篆字,笔势奇妙,只是字都不可识,苏轼问此篆字从何而来,李全答:“此天篆也。”东坡认为其字虽不可识,但笔...
古茶诗解析:苏轼系列之十一《和蒋夔寄茶》,人生所遇无不可
苏轼顾不上从天堂跌落人间的巨大落差,立即向朝廷申请粮款,整饬官风民风,组织当地官员救灾,忙的不亦乐乎。《东坡笠屐图》李公麟(北宋,局部)本诗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密州任上。诗题中的“蒋夔”,字子庄,熙宁六年至元丰二年(1073-1079年),与范祖禹同为点检试卷官,因试卷犯讳不察,诏降远小处差遣。
古茶诗解析:苏轼系列之三《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本诗写作背景本诗作于1073-1074年,苏轼时年37、38岁,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外放杭州通判期间。从诗题看,苏轼到惠山(无锡)拜访老友钱道人,一同鉴茶品泉,并相携登临山顶,南望太湖而作。其中“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一联历来为后世诗家和茶家推崇。
作家李楠枫赞日本护照,诋毁中国诗词,其身份背景被扒果然不简单
“沁园春??雪不说写的很差吧,放在两宋诗词肯定是下品(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开头三句就很俗气。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用了12个字,描写了一个景象,这是啰嗦和重复。看看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样的描述非常一般。看看苏东坡,乱石穿空,惊...
李白诗寻踪④|后无来者的境界——《望庐山瀑布》诗歌背景
诗是这样写的:“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苏轼《东坡全集》卷一〇一《记游》,《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又伪作乐天(白居易)诗称羡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乃戏作一绝》)...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浣溪沙·荷花》 宋 苏轼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闰八月至九月间词人初到颍州太守任上。词人当时在观赏颍州西湖的荷花,忽然感觉当官寂寞孤寥,于是作下了这首诗。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九月。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这就是此词的创作背景。
苏轼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创作背景: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宋哲宗亲政,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这首诗,就是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六月自海南岛返回时所作。赏析:该诗回顾了诗人被流放到南方的经历,表现了他北归的兴奋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坚强自信、旷达豪放的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