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折多山下的新“康定情歌”
“岩体不是完整的,好像被刀切过,而且是多个方向切割;岩层也软,基本上是千枚岩、碳质板岩,轻轻一捏就碎;地下水也发育,进一步软化了围岩。”毛磊说,隧道掘进时会受高地应力作用,如果岩体强度低、自稳能力差,初期支护结构不足以对抗这种挤压力,就容易导致隧洞初支变形。今年5月,隧道遇到从未有过的大变形,收敛和沉...
海拔3900米的“极限掘进”
“隧道需要一边用钢材加固,一边掘进,如果钢材加工速度跟不上,就会影响掘进。”侯小红说。距离折多山隧道十几公里外的“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内,运输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我们的关键加工工序全部由机器代替人工操作,同时还研发了一个信息化平台,各施工点只需在平台上下单,中心就会按需生产,精准配送,大幅...
向目标冲刺丨平均每天2.2米 海拔3900米的“极限掘进”
“此外地质运动也导致岩层面搓揉比较严重。”毛翔说,这些原因,使得折多山隧道内围岩形成了又软又碎的特点,它带来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大变形”。“必须一边开挖,一边强化支撑,否则开挖的速度还赶不上变形速度。”除了“大变形”,折多山隧道还有微瓦斯、涌突水等不良地质,“几乎是一个不良地质博物馆。”毛翔无奈地...
行走川藏公路 探访“两路”精神地标
为进一步缓解折多山海拔高、道路窄、坡度陡、道路滑、车辆多等情况,折多山隧道于2018年开工建设。折多山隧道建成贯通之后,原先翻越折多山约1.5小时的车程将缩短至8至10分钟。图片为建设中的折多山隧道。(国道318线康定折多山隧道项目经理部供图)
预计花费3000亿,外国断言修不成!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建川藏铁路?
解决地势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只是工程师们要修隧道的一个原因,毕竟隧道也不是那么好修。大部分的隧道都位于横断山脉,因为工程师们发现,当发生地震时,隧道可以随着山体摆动,因此更加安全。地震多发也是川藏铁路修建时的一大技术难题。横断山脉的出现源自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形成的褶皱山,是世界上挤压最...
修筑“天路”的蜀道人_古道新风_中国西藏网
“每天就想着如何做到少一点事故发生、多一份安全保障(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在国道318线康定折多山隧道项目攻坚时期,陈永聪带病坚守在建设现场,精益求精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当面临重大风险的时候,他毫不畏惧,冲锋在前。他说,当看到一条条道路蜿蜒盘旋、穿山越岭、通江达海时,当看到公路沿线游人如织、农牧民满面笑容时,他倍感欣慰,觉得...
318国道正在变短!“中国最美景观大道”要消失了?
提质改造前的折多山路段。图片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质改造后的折多山路段。图片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随着国道318线部分新路不再翻越高山垭口,有不少游客担忧,“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的许多风景可能将会“消失”。对此,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开通了隧道,但国道318线原来的老路并不会废弃,而是正...
从一个半小时缩短到8分钟!川藏线自驾者的好消息
翻过折多山垭口,我们来到了折多山隧道的施工现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要翻过折多山这这座“弯曲山”,车子要经过九曲十八弯,才能到达海拔约4300米的垭口。隧道建成通车后,国道318线将甩掉约20公里的雪线公路,驾车穿过折多山的车程将由现在的90分钟缩短到8分钟。
“两路”精神 甘孜印记丨 今日《四川日报》头版和6版整版聚焦报道...
要成功穿山,并不容易。受构造断裂带影响,折多山隧道不良地质极其发育,瓦斯、大变形、涌水突泥等接踵而至。从2022年进场建设至今,隧道仅掘进1000米,平均每天只有1.5米,而一般地质条件下,隧道每天至少能掘进5米。最让人头疼的是大变形。“岩体不是完整的,好像被刀切过,而且是多个方向切割;岩层也软,基本上是千枚岩、...
铁路高速密织成网 从空中视角来看蜀道沧桑巨变→
“云端高速”雅西高速首创双螺旋隧道,在山体中连转两圈,实现10分钟通行10公里、攀升高度700米,其中的干海子隧道和铁寨子隧道每向前延伸1公里,平均海拔高程就上升7.5米;雅康高速穿越“川藏第一难”的二郎山,以千米级钢桁梁大桥跨越大渡河;在建的康定至新都桥高速公路折多山隧道,以平均每天1.5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