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慧、郭超:传道、济民、修己——张栻礼学思想析论
己私克则天理存,仁其在是矣。然克己有道,要当深察其私,事事克之。今但指吾心之所愧者必其私,而其所无负者必夫礼,苟工夫未到,而但认己意为,则且将以私为非私,而谓非礼为礼,不亦误乎?”[19]很明显,张栻表现出鲜明的道德严格主义,不仅表现在道德认识上,也体现在道德实践上。
杨海中 杨曦:略论河洛文化之元典观念
《论语·宪问》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明确提出治理国家根本就在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提出民贵于君,将民本思想提高了一个新水平。《孟子·尽心下》中说:“民为贵,...
重温孔子10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修己慎独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真正好学的人,不会在意饮食起居,而是努力做事,谨慎说话,有错误就尽快改正。老师为人师表,往往有更多的道德要求。春秋时期阳虎弄权,孔子对这个人很不感冒。但是阳虎却屡次来拜访孔子,甚至有一次扔下礼物就跑了。孔...
《大学》精选20句,品“修己安人之善道”
《大学》精选20句,品“修己安人之善道”《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为《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大学》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
王建宝:观方太领导力之真修己
在“仁”德之目下,分为“立使命、诚安人、兴教化、善激励”;在“智”德之目下,分为“谦纳言、明判断、任贤能、识安危”;在“勇”德之目下,分为“真修己、毅担当、果决断、拥变化”。方太在“勇”德之维的“真修己”条目下,再细分为“立志发愿、明心明理、净心净意”三个细目。
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周易》中的君子之道
????傅道彬:所谓儒家的“推己及人”传统,其内在精神就是君子之道的集体主义内涵(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应当指出的是,君子之道不仅仅是纯粹的自我修养,更是具有整体人生意义的价值体现,是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人格表达。????“仁”是君子的思想根基,而“仁”这一概念是一种集体主义背景下的仁爱精神。“仁”字,从人从二,是人的复...
修己安民说“安”(字里乾坤)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慎独”自古被奉为修己的最高境界。这里所指的慎独并非空间上的独处,而是超然功利之外的人格特征。能做到慎独之人必心有所持,北宋大贤范仲淹心持大志于天下,年少时划粥断齑苦读,于逆境中清贫自甘、清苦亦乐,安之若素又不乱寸心,终成一代名臣;隐逸诗人陶渊明为守护心...
喝茶的人,藏有三种福气
茶人之乐,在于茶汤的醇厚回甘,更在于借茶观世、以茶修心的那份超然洒脱。常言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于人,恰如嘉木之于大地,其滋养之功,非浅尝辄止所能领略。正文一、修身养性之福古人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自古便被视为修身养性的良方。唐代陆羽在《茶经》...
杨景生:试析《论语》对于写作主体修养的启示
孔子提出,提高修养的目的是“安人”“安百姓”,使周围的人安乐,使老百姓安乐。《论语·宪问十四》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修己以安人。’……曰:‘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公冶长第五》:“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说自己的志...
儒家的人格审美意识
先秦儒家所描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等圣贤人格的典型表现,无一不体现着生命情感的自然流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修身、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