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初唐四傑與儒、道思想
在高宗中后期走上文坛的初唐四杰则对儒、道思想中蕴含的人生精神有所履践,而且,他们还儒、道相济,融合成既“以道自任”、热衷仕进,又矫厉不群、高标独立的人格精神。儒家思想是初唐四杰产生“以道自任”、兼济天下的人生抱负的思想根源,但他们所接受的儒家思想并不是南朝门阀士族所尊奉的“衣冠礼乐”之儒,而...
诸子百家/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荀子以为,就人的先天本性而言,“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都是天生性恶,后天的贤愚不肖的差别是由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耳”。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其则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其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
明清改朝换代之际,旧朝遗民与新仕贰臣的交往
君子是儒家的理想品格,孙奇逢晚年尤重君子之道。卫地“俗本仁厚,素称君子之乡”。顺治七年,孙奇逢迁居辉县夏峰,入卫地,识卫人,对春秋卫大夫蘧伯玉尤为景仰,赞誉有加,认为其具有寡过自省、出处有道等君子品格,自称“吾平生不能不服膺蘧伯玉”。孙奇逢晚年潜心研《易》,对其中蕴含的君子品格独有心得,认为“孔子...
仕隐君:学文言对体制学生有什么用?
第六点,由于学文言文属于圣贤教化这个大框架下的读书作文,大学之道,学大人之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君子人格,那么慢慢地他就会以圣贤的、儒家的道德理念要求自己,通过要求自己修身修行去感染别人,那么他在家庭之中,在亲戚朋友之中,他就会具备相应的君子人格,进而由这种君子人格出发,带动他按照我们传统儒家的道德理...
周剑之:曾巩诗歌的溪山佳兴与自然观照 |【学术研究】
文/周剑之溪山佳兴贯穿于曾巩一生的诗歌创作,展现着曾巩观照自然的独特方式。作为北宋新兴士大夫的一员,曾巩对地方职任有着高度认同,既积极勤勉地践行官员的职责,又充满兴致地赏玩当地的风光,以此为基础实现了政事与林泉的自然衔接,无声弥合了郡斋诗传统中的仕隐对立。“洗尘”“醒心”是曾巩常用的表述方式,折射...
袁一丹 | 史家的权柄与道义之诤 ——以“陈门四翰林”为中心
如陈垣指导柴德赓作《鲒埼亭集谢三宾考》,由全祖望对谢三宾的议论褒贬见出史笔之可畏(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陈垣及其弟子于沦陷下践行“有意义之史学”,给本已祓除道德教训的新史学又披上伦理学的外衣,甚至利用史家之权柄设立道德审判庭,强调史学之于世道人心的规范作用。关键词:抗日战争辅仁大学陈垣柴德赓...
国学课 | 这115个成语,都出自一部不朽之作!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15、成人之美解释: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6、从心所欲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静心录之十 序说·序跋增补
尝观《论语》述孔子心法之传,曰“一贯”。既已一言尽之,而其纪孔子之文,则自告时君,告列国之卿大夫,告诸弟子,告避世之徒,以及对阳货询厩人,答问馈之使,无一弗录,将使学者由显与小以得其隐与大焉;是善言道者之准也,而其为学固亦可以见矣。唯文成公奋起圣远之后,慨世之言致知者求知于见闻。而不可...
关于“韬光养晦”的出处
另外,还可举出明人赵僎《礼记思》卷四《子言之归》:“所谓君子,隐而显者,声华销歇,而神理长惺,韬光养晦。”明人郑纪《东园文集》卷十三《归田咨目》:“仕宦退处家乡者,正宜韬光养晦,以保晩节。”明人周念祖《万历辛亥京察记事始末》卷五:“士人岀处,自有大节。身既隐矣,谓宜韬光养晦以俟时。”还有明...
【感动中国人物志之二十七】仕隐君│老村官史来贺,七十周年献礼
感动中国人物志之二十七:仕隐君│五十年红旗不倒——老村官史来贺,国庆七十周年献礼老村官史来贺者,河南新乡刘庄人。癸未三月二十日丙寅,来贺卒。时值非典,举国禁集会,送灵者六千余,缓不能行,民皆掩泣不忍其去。来贺得民五十载,虽间任新乡地委书记,犹住刘庄本舍,专车、秘书,备而不用。来贺生前两年,刘庄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