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开学典礼:校长被哄了下去
八十年代北大食堂(北大校友网)北大的棒子面粥真香!至今还想得人流口水。据说,喝过几年北大食堂棒子面粥的北大人,过很多年一眼就能认出来。人太多,加塞儿是免不了的;饭盆经常不翼而飞也很普通;自习都想去图书馆,因为气氛特好,可惜座位有限。歌唱北大图书馆填词:不知名北大学生(很可能是集体创作);曲:《...
温暖的饭票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师范学校里读书。当时,饭票和菜金都是定量的。菜倒好说,大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将就一下也就过去了。但对于饭量大的男生来说,饭票往往不够用,得自己花钱买。毕业前的那个春天,家中突遭变故,先是父亲生意亏损,接着母亲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这种情况下,我也不好再回家张口要钱了。而...
八十年代、诗歌记忆与我的纪录之旅
机缘巧合,在完成纪录片《游神考》后,我的镜头竟然不自觉地伸向了八十年代诗歌。2017年5月,在晚年与我有短暂交集的诗评家钟文先生弥留之际,提出要最后见一下两位情谊深重的八十年代诗人...在诗人朋友的促成下,钟先生的遗愿得以实现。以此为开端,我与一批当年的朦胧诗人有了持续接触和沟通,渐渐产生了纪录八十...
【橙美文】八十年代野中记忆
回忆野中,乌老是绕不过去的。但我是没有资格回忆他的,他生于1901年,前后师从熊十力、马一浮先生,八十年前他是野中的核心创办人,除此之外,他还担任过宣城中学、安庆一中的校长,谈现代安徽教育史,乌老也是绕不过去的。我之所以有勇气谈起乌以风先生,是因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和我的外祖父,他和我父亲有着...
上世纪八十年代,夏天上学时我们用酒瓶带水喝,装茶或糖水
盖子并盖不太严实,不能保证不漏水。带到学校后,放在课桌下面,下课就喝上两口,感觉很高级的样子。有的学生瓶子里装的不是茶,而是白开水,加上糖,或者糖精。今天,我复制了一个过去的那种带水神器,看看和小伙伴们记忆中的是不是一样?那时候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带水。直到上了初中,九十年代时,不只在农村...
八十年代的教育,为何受到同学们一致表扬?
回忆那个美好的年代,感觉学校的教育,做得非常到位,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01、学校教育,确实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我的整个小学、初中阶段,都是在八十年代。回想起来,那个时候,大家是非常爱去学校的,虽然学校的教室,还是简陋的瓦房,课桌板凳也是木头做的。但是,在那个年代读书,老师们都十分朴实、认真、严肃,...
老照片|找到你的青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与高考
不管你在哪里、在何时度过你的青春,都会在任曙林镜头中那个已然永逝的八十年代,找到熟悉的记忆和曾经的纯真。这组照片拍摄于1979—1989年间,跨越了上世纪的整个80年代。摄影师任曙林当年25岁,正站在青春的尾巴上,他走入了北京的中学校园,一拍就是10年。
80年代的北大,一片神奇的土地
80年代的北大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开学典礼81级开学典礼上,副校长兼教务长王学珍竟然忘了介绍校长张龙翔,大家也只是哈哈一笑置之,这要是换一个地方,恐怕会鸡飞狗跳。韩天石??书记作报告,基本没什么废话。中间介绍冯大兴窃书杀人和北大竞选,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供“批判用”的竞选中的一些奇谈怪论,赢得巨大的共鸣...
镜头中的八十年代中学生 | 南方周末
影像中,她和一位男生隔着几张课桌低头看书。那是1985年,他俩正在北京171中学上高二,一个没事就在学校转来转去的“怪叔叔”拍的。“怪叔叔”叫任曙林,他在王琳的母校先后拍了近十年,拍掉了三百多个胶卷。策展人那日松从三千多张照片里挑出159张,在北京798映画廊举办了一个“八十年代中学生”摄影展。
叶兆言专栏:八十年代的严打
叶兆言专栏:八十年代的严打“严打”这词,我们这代人心中留下了很特别的印痕。和“文革”应该分不开,它首先是个运动,是运动就有声势,难免轰轰烈烈,难免虎头蛇尾。小时候,动不动遇上运动。记得小学快毕业,搬了课桌椅到马路边,用一种纸糊的土话筒,一遍又一遍地高喊“行人要走人行横道线”,有人这么喊,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