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人世间别人的事,更值得我们写
梁晓声:古今中外所有的作家操作短篇小说的时候,除了散文、诗性小说,几乎都是问题小说,尤其是西方18、19世纪启蒙时期的短篇小说,即使像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作家也不例外。你看他写《战争与和平》《复活》,但是他还写了连我读到之后都非常惊讶的一个较长的短篇,就是《伊凡·伊里奇之死》。主角在官场上终于熬成了一个...
托尔斯泰:向死而在的意义就是,幸福在自己心中丨景凯旋读经典
小说的开头是倒叙,高级法官伊凡·伊里奇生病死了,死时才四十五岁,他的同僚们听到这消息,在法院办公室里议论纷纷。托尔斯泰采用对话与心理描写交替出现的方式,顺便把下面将要出场的主要人物带出来,如伊里奇的同学好友彼得·伊凡诺维奇。大家简单聊起伊里奇的病,他家里的情形,而人们心里最关心的是,伊里奇空出的位置会如何...
通过《伊凡·伊里奇之死》,解读托尔斯泰的生死观,核心是“爱”
《伊凡·伊里奇之死》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伊凡·伊里奇是沙俄时代的一个低级官员,在仕途一帆风顺之时,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很快就要死了,当他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同时,家人和亲属之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怜悯他,他的同事对他漠不关心,等着伊凡·伊里奇一死而占据他的职位。妻子儿女虽然尽了孝心,照顾了伊凡·伊里奇一...
托尔斯泰丨他用心灵而非头脑寻找善良|歌德|海明威|卡夫卡|...
如果换一种说法,那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试图代替上帝进行思考。《克莱采奏鸣曲》《伊凡·伊里奇之死》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安德烈·纪德曾经告诫人们,对于有些问题,以人类的智力,不宜推究得太深,米兰·昆德拉所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说的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但对于列夫·托尔斯泰来说,他的思索、疑问是不分畛域...
139本世界文学佳作 | 但凡经典 皆予收录
6.伊万·伊里奇之死[俄]列夫·托尔斯泰著张猛译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1910),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多部长篇文学名作...
伊凡·伊里奇之死-托尔斯泰的死亡小说和马斯洛的人生悲剧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读到莫德·博德金的著作《诗歌中的原型模式》时有感而发,总结道“贯穿这部作品的整个主题是,悲剧最终是原型支配和从属倾向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存在于个体,特别是英雄的身上,而且存在于个体与命运、自然和上帝之间(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而后,马斯洛总结出了人生21条悲剧铁律,伊凡·伊里奇之死位列18名,马斯洛是...
掌阅科技独家首发《少年 Pi》作者扬·马特尔的《像树懒挂在书上》
从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到莎士比亚的《凯撒大帝》,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门罗的《逃离》,这份涵盖古今中外各色优秀作品的书单,不仅能指引读者结识诸多未曾读过的书籍,从或经典或新锐的作品中汲取营养,还能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阅读与自身成长的关系,即阅读经历如何影响了我们工作、交友和人生的方方面面。
托尔斯泰作品的伟大译者——皮特卡尔森之死
《伊凡·伊里奇之死》始于1882年,1886年写完。回忆录虽然在1882年就完成了,但由于受到当时俄国审查工作的阻扰,只能私下秘密传阅。最终于1884年在日内瓦发行了俄文版。虽然当时托尔斯泰已经放弃撰写那些为他带来巨大声誉的场面宏大的俄罗斯小说,但这两本书却提醒着世人,他的作品是多么的令人惊叹。他也确实是放弃了,...
大内久:遭核辐射后强行救治83天,看着自己腐烂,求安乐死被拒
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中的一段,淋漓尽致剖析出,挣扎于病痛中人们内心深处的最真切的渴求。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早在一百多年前,这位伟大的文豪,便从不久于世的病痛者本身出发,以委婉的笔触提醒我们以病人想要的方式关怀他们,可是在1999年的日本,却出现了一位被强行救治83天的病患...
安乐死合法化之争:我们以何种姿态面对死亡?
正如托尔斯泰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写道:“伊凡·伊里奇的(往日)生活最是单纯,且最为平凡,故是最恐怖可怕的。”如果我们只知道沉溺于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认识不到人的每一天都是“向死而生”,从不进行有关死亡的严肃思考,我们定然不能够正确地处理生与死的关系。而只有时刻认识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刻都具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