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在史前人类食物加工方式演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杨玉璋教授团队在史前人类食物加工方式演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杨玉璋教授团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安徽蚌埠双墩遗址(7.3-6.8kaBP)出土部分石制工具表面提取到的残留古代淀粉粒进行了植物种属来源和损伤特征分析,首次获取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植物性食物加工工具磨盘磨棒向杵臼组合...
我国发布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开启“太阳系考古”
专家们分析,“太阳系考古”周期预计将横跨千年,本质仍是对太阳系的探索。其主要有两个重要科学目标:一方面,追溯太阳系演化历史,比如原始星云盘如何演化成如今的太阳系;另一方面,根据“考古”日地关系、位置、质量等,在太阳系近邻恒星的周边寻找“第二个地球”。参与规划研讨的“太阳系考古专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
“太阳系考古”热度不断,潮新闻对话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解答大众关注
在月球建科研站、到火星采样返回、实探“木卫四”地下海洋……在接下来25年里,我国“太阳系考古”的难度、纵深,将不断刷新历史。上周,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落地,“太阳系考古”被纳入国家长期规划。潮新闻第一时间采访了“太阳系考古国家队专家”,报道全网...
从“太阳系考古”到“探寻地外生命” 中国深空探测走向更深更远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深空探测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从月球...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21级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冬日暖阳”新冠感染者...
12月28日晚8点,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2021级研究生党支部联合班级和团支部共同开展“冬日暖阳”新冠感染者经历分享活动。正值班中多数同学感染病毒,党支部邀请班内3位已经“阳康”的同学为大家线上分享自己的感染经历、病程特点、基础用药、生活注意事项以及其他感悟。活动旨在为正处于感染期内或未感染的同学提供经验建议...
我国宣布将开展地外生命探寻,包括太阳系考古
主题4“宜居行星”(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主要是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其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可持续发展、太阳系考古、行星圈层刻画、地外生命探寻、系外行星探测。主题5“太空格物”。主要是揭示太空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规律,深化对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的认知。该主题下的优先发展方向包括...
太阳系考古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探索宇宙之谜
太阳系外的第一颗行星在1995年由两位瑞士天文学家发现,两人于201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过去30年里,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6000颗系外行星,但类太阳型恒星周围宜居带的“地球”至今未被发现。这成为“太阳系考古”的难题之一。寻找地外生命的时间紧迫且任务重要。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集中亮相 大部分文物系
中新网西安9月30日电(记者阿琳娜)由西安博物院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探长安——西安[xgwqrj.qiaolife)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30日在西安博物院开幕。西安地区30余个重要考古发现出土的280余件(组)精品文物集中亮相,其中大部分文物系首次展出。
楚文化和楚系青铜器(考古进行时)
图③:绍兴坡塘狮子山306号墓出土的方座形器。以上图片均为张昌平提供目前所发现的楚国青铜器及其墓葬,可大体勾勒出楚国历史的发展。在秦统一中国之前,楚国已经在长江流域形成了广泛的文化影响力安徽淮南寿县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备受瞩目。在墓葬东一室堆满的青铜礼器中,有一件大鼎口径88.9厘米、通高111.5厘米,略大于...
RBA环球考古大系 |《重返玛雅》:用科技还原玛雅文化遗址
作为欧洲排名第一的期刊出版集团,RBA拥有1630万订阅用户,在西班牙全国2180万杂志读者中,有76%的读者选择RBA。RBA还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全球最大的内容提供商。在欧洲出版发行多语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国家地理历史》杂志和《国家地理旅游》杂志,拥有全部内容版权,并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全球发行的杂志提供考古、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