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书真的有这么详尽吗?中国历史主打一个啥都记,管你是谁!
中国史书的详尽性,还得益于其编纂体例的多样性。从最早的《尚书》到后世的《史记》、《资治通鉴》等,中国史书在编纂上形成了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多种体例,每种体例都有其独特的记录方式和侧重点。例如,编年体按时间顺序逐年记载历史事件,便于人们从时间脉络上把握历史的发展;纪传体则以人物为中心,通过记录人...
中国人千年的经济智慧,藏在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
中国人千年的经济智慧,藏在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面系统记述了中国历史演进过程,政权更替,文化融合,经济发展。司马迁特别措意经济发展的内容,撰成《货殖列传》。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山川地貌、风俗人情都有详细描述,尤其关注了各地商人群体。古人如何尊重商业道德,如何认识经济规律?
刘知几《史通》:相比于编年史,纪传体史书有哪些缺陷?
在纪传体的初期,诸如《尚书》、《春秋》等史书,关注的是国家大事,而个体的历史人物则鲜有涉及。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部将编年改为纪传体的正史,试图弥补这一缺陷。然而,随着历史的推移,正史的规模逐渐变得臃肿,让人们更愿意阅读前四史,而非翻阅后来的庞大史书。纪传体的第一个缺陷在于冗杂。传统的编年史以简...
《台湾通史》白话文版来了,岛内教育工作者盼台湾人有机会“知台湾...
“具备民族史观的《台湾通史》对现今台湾年轻学生的历史教育有很大意义,我建议可以在校园间举办围绕该书的读书会或者写作比赛,让更多台湾学生深入阅读这本书并推广开来。”台北第一女子高中语文教师区桂芝对GDToday记者说。《台湾通史》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连横所著的文言纪传体通史,首次完整记叙了台湾从隋代至1...
周村有个周处墓和除三害的周处有关?
周村人郭象升(1881年—1942年)是山西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藏书家,是民国时期山西学界的领军人物。据他考证,周村见史始于《金史·地理志》,当时的晋城有“镇二,一巴公,一周村也。”作为官修纪传体正史,《金史》成书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在周村西的元代《郑宣慰活民纪功碑》,是周村现存最早的文字碑...
“二十四史”的这几部,编撰于江苏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均为纪传体史书(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这一庞大的正史体系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下至明朝崇祯末年,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内容。二十四史中,至少有四部“诞生”于江苏。在“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出版的《江苏文库》中,“文献编”收录了由南朝梁...
《史记》有众多与其他文献不同之处,自相矛盾之处也有很多
关于《史记》与其它书籍记载虽然不同,但很多情况下只是过程不同,事件的结果是一样的,由于《史记》是纪传体史书,作者对书中的传记有的时候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以及改编。因此传记中的情节虚构有一定的必然性。与现代考古结论不一致这里也举两个案例:1、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送给孩子们)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张嵚:从小爱读历史书的孩子,长大后有多棒?
让孩子越早接触历史,心中越容易滋生出大理想、大志向;而且以史为鉴,会让他们的格局更宏大,目光更深远,探索有更多的人生可能性。我们的历史有很多个侧面,政治、军事、地理、文化、民俗……学历史也有很多著名的大部头典籍:《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元世祖时有意编纂《宋史》,元顺帝时才成书,材料丰富但错误较多
《宋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官方史书,为纪传体断代史著作。编撰开始于元朝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结束于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历时2年半。记述了从北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至南宋赵昺祥兴二年(1279年)共300多年的历史。《宋史》全书总共有496卷,其中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约5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