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的“画风突变”,唐传奇是怎么从务实风转变成怪力鬼神的
历史叙事对唐代文风也有重大影响,如杜甫的诗歌因为采用宏大的历史叙事而被称为诗史。相反,齐梁文学因为抛开重大政治题材、专写风云月露而被初盛唐文人所看轻。2、科举之考试文体科举制度对推动文化普及、文人漫游风尚起了巨大的作用。科举制度常科有明经科和进士科,而犹以进士科为重,进士科以诗赋取士,诗赋又主要以...
古代的科举考试有多难?在古代考取举人进士,比现在的高考难多了
殿试名次的排列分为三甲,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第一名称传胪,均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状元卷子有清一代,举人共有十四万多名,共举行了112次殿试,总共录取26849名进士,考中比例大概是1:6。对比看一下近几年的研究生考试,全国每年约400...
历史的尘埃——快看看,科举考试都有啥题型
进士科则是在明经两项的基础上,增加考核诗赋,也就是加考作文题。因为明经科完全凭借死记硬背,谁肯下功夫谁就能过,考过的人自然就很多,人一多也就不那么值钱。进士就完全不一样了,主观性非常强,看你能不能写出来好文章,这可不是光靠读死书就能通过的,因而能通过进士考试的人也就很少。所以,当时有句俗...
文史丨科举“中第”后还得“考公”?唐代考生们累并快乐着
据《唐摭言》,进士参加的大小宴会有大相识、次相识、小相识、闻喜宴、樱桃宴、月灯打球宴、牡丹宴、看佛牙等。其中以杏园宴、关宴最为重要。杏园宴在长安曲江池西南的杏园举行。831年,李远与新及第的进士,一起赴杏园宴,写下了《陪新及第赴同年会》:“今日杏园宴,当时天乐声。满座皆仙侣,同年别有情。”同样...
科举最后一次考试结束120周年,来看看科举制是怎样完结的
取消诗赋考试之后,又增加明法一科,后来连进士科也加试法律(《宋史·选举志一》)。王安石的科举内容改革,明显的目标是减少虚华(如诗赋)、增加实用(如法律)。但是,就总体而言,如果从近代的眼光看,依然在儒家经典里打转,并没有跳出多远。不仅如此,王安石的这个改革,到了哲宗元祐更化,又一项项被推翻,恢复诗赋考试,...
金滢坤:唐代上书、献策与选举制度的关系考察
从上述实例来看,唐代士人通过上书、献策获得的释褐官的阶位,高者可达从六品上的通事舍人里供奉、从七品上的补阙、正八品上的监察御史等中层官,均为清官,通事舍人和补阙又属于供奉官,可见上书、献策力度远高于进士科及第的释褐官,也高于制科、科目选及第的释褐官(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而京兆府兵曹参军(正七品上)、秘书省校书郎(...
唐代科考皇榜背后的录取博弈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先是地方州县及中央官学的乡试,选拔出举人参加尚书省的省试,录取进士,最后决出榜首。唐代宗大历十二年丁巳科省试,该科的榜首黎逢是在没有任何背景下而夺魁的。据《记考》记载:相貌朴拙的黎逢,省试开考后竟然迟到了。他是最后一个赶来的,考官们的注意力自然转到了他身上。黎逢...
甲辰恩科:中国最后一场科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然而,科举考试真的如此轻而易举吗?那么,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究竟考了些什么内容呢?(1)科举制度,自隋朝杨坚之手始创,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改革选官之制,历经千年风雨,影响深远。大业元年,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应运而生,它取代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不再以门第高低作为选才的尺度...
金滢坤|“惟齐非齐”:论中国科举考试变革中的“至公”与“选人...
(三)考试机构、考官制度的变革与公平取士唐代知贡举经过从专职到使职化演变,以增加请托的难度,从制度层面改革,以提高防止舞弊的能力。由《封氏闻见记校注》卷3《贡举》可知,唐前期考功员外郎品秩仅为从六品上,职卑不足以临人,难以抵抗权贵请托的压力,甚至进士朋甲“互结朋党”,也“以此荧惑主司视听”,严重...
2024军人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史考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常科分秀才、明经、进士等科,其中明经考试的内容以帖经为主,进士以诗赋为主,考帖经全赖背诵,做诗赋需要独立思考,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进士及第虽难,但及第后易于飞黄腾达。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临时设置,目的是选拔特殊人才,不常举行。宋代科举把帖经、墨义和诗赋等考试都取消,改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