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载送邮路,“绿衣天使”义务为村民带货超150吨
每趟送邮路,黄德印的摩托车上,就载满了与工作“不相关”的物品,稻谷、花生、化肥、种子、食盐、白糖……他把老百姓的山货驮下山,变成现钱,再把老百姓急用的生产资料、日用百货运上山,送到家门口,摩托车成了乡亲们的“流动超市”。早年,黄德印骑摩托车送邮件(陈泉霖摄)到了2016年,10年间,黄德印已骑坏...
回顾四川山村反复收到重复来信,41年来无人领取,背后真相是什么
这天一名邮递员如往常一般骑自行车穿梭在村里杂乱无章的小路中,将村民等了许久的信件送到手中。忙碌一天后的邮递员摸出包里最后的一封邮件,笑容满面,这是最后一封书信,送完今天的工作就结束了,就可以回家休息。于是邮递员拿出书信,想看一下收货地址将书信送到,可邮递员将书信拿出来后却傻了眼。只见书信上写...
盲人信使程贵超:平凡举动温暖周围村民
1972年的农村,由于人口居住分散,生活又没有规律,邮差很难把信件、报刊一一送到群众手中,往往都是以村为单位交给村委分发。而村里既没有这方面的支出费用,也没有专职送信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由村民来村里办事时顺手捎走,既保证不了时效,更谈不上安全。程贵超16岁的时候,他在村委大院玩耍时,看到邮局送来的信...
天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邮储银行天津红桥区支行 举办“寄一封给...
凤城楼支行工作人员给小朋友们讲解了邮票的由来,体验贴邮票、封信封,把邮票投进邮箱全过程,等待邮递员叔叔将信送到妈妈手中。本次活动为小朋友们普及了金融知识,让“银行”的概念在小朋友们小小心灵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书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获得小朋友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文津轩...
劳动者之歌丨帮烈士“回家”的乡村信使
在平时邮递工作中,王德建风雨无阻,兢兢业业。他每天将近80斤的报刊、邮件第一时间送到130多家用户手中,报刊妥投率达100%。有年冬天下大雪,摩托车在途中熄火了,他步行了七八公里山路,及时送达。2014年初秋,王德建捡到一部苹果手机、身份证、现金和银行卡,几经周折打听到失主将所有物品归还。
在场| 传递快乐的使者——绿衣工匠叶其懂 | 沈裕慎
叶其懂是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邮政支局的邮递员,也是一名绿衣工匠(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二十多年来,几乎每天骑着绿色的邮政自行车,为辖区里的居民送信投报。有记者对叶其懂入行以来做了个统计,他累计投递信报320多万份,把4300多封“死信”、1600多个疑难包裹“复活”,送递到收件人的手中,每月6000多名用户,投妥率100%,创下了“邮界...
新华网:马进福和他的“邮政小展馆”
马进福,今年65岁,曾经是木垒县博斯坦乡的一名邮递员。退休前,他每天孤身奔赴在牧区邮路上,只为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牧区“最后一公里”;退休后他又将自己的家打造成一个“邮政小展馆”,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这些老物件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默默坚守,只为把党报党刊和信件及时送到牧民手中...
袁微子诞辰110周年展览启幕,与一线教师的103封信首次展出
他每年都会收到大量教师以及学生的来信,有时候哪怕信封上只写“北京袁微子”,邮递员都会把信顺利送到袁先生手中。袁微子对于老师们的来信,几乎每信必复。其中,浙江省第一批小学语文特教教师朱雪丹老师手中一直保存着1980年至1991年袁老给她的103封信。
有诺必践,七年投递零投诉——记孤独邮路上的“木兰花”黄芳兰
这样的场景,在黄芳兰的邮政车前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很难想象,眼前这位一头短发、身材瘦小的女邮递员,每天要负责武汉市最长一条山水邮路的投递工作。2001年,黄陂区木兰乡建起一条全长140公里的邮路,沿途共有12个行政村3000多户村民,途经4个渡口、上百个湖汊,还有几段崎岖蜿蜒的山路。
【沿着邮路看中国】北大录取通知书送到这名合肥女孩手中 独立个性...
“祝贺您陈女士,这是您女儿的北大录取通知书,请签收。”7月25日下午3时许,邮递员潘师傅将一份沉甸甸的包裹送到安徽省邮政公司职工陈女士手中,她的女儿李唯简今年以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录取。自信而独立是这位小姑娘给外界的第一印象,尊重孩子个性选择并注重多元发展的家庭环境,则为她的成功提供了丰厚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