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高:论《周易》《中庸》在张载理论体系建构中的不同作用
“因明致诚……故天人合一”之因果必然性,似乎表明了《中庸》是“天人合一”之说的文献基础。但张载所说的“诚明”与《中庸》原意及郑玄、孔颖达的解释皆有重大的不同。张载所说的“明”不是“明德”,而是《周易》之“穷理尽性”。总之,《周易》与《中庸》等经典虽在张载理论体系的建构中皆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
勿谓言之不预,外媒:这是中国的开战宣言,中国一共发出过几次?
前面我们讲了四场外战,这四场战争都是我们最后胜利了。细致的读者朋友也许已经发现了,这四场战争中的3场,在开战前我们国家都提前打了预防针,说了同样的一句话:勿谓言之不预。而抗美援朝之前,中国没有发出“勿谓言之不预”这一句话的原话,但发了相类似警告。“勿谓言之不预也”不仅用在战争前,也用在...
“中和”理念的历史底蕴与时代阐释
“中和”一词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从天地生化的本体论意义上讲的。以“中”为“本”,把“中”上升到天地之间存在的本根之物,是为人与万物生命之源,宇宙大化生命之运演。
李承贵:中国哲学中的“心”之性能与精神
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荀子强调“性”不可学、不可事之先验性特点,而不可学、不可事者,即谓人、物之本有者。所谓“天之就”说得更为明晰,就是指“性”自然天成,本就在人、物之中。《吕氏春秋》云:“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可短,因其固然而然之,此天...
人,一生想要平安顺利,切记,不要介入别人的因果!真的,别不信
这场历史教训深刻说明,即便出发点良好,一旦越过了界限,干涉他人因果,也会招致意想不到的恶果,破坏社会的和谐与个人的安宁。06中庸之道与因果循环儒家文化中,中庸之道强调的是一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处世哲学。《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论禽滑釐的法哲学|喻中
两者之间,“主天法质而王,其道佚阳,亲亲而多质爱”,这是取法“质”或“质朴”的政治;相比之下,“主地法文而王,其道进阴,尊尊而多礼文”,这是取法“文”或“文采”的政治(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董仲舒还认为,在文与质之间,“俱不能备,而偏行之,宁有质而无文”。这就是说,有质胜于有文,质的政治优于文的政治。东汉末...
矛盾与中和:从思维方式看“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契合性
这种崇尚和谐、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成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贵和尚中”不仅是一种文化理念,更是中国之为中国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智慧和宽容品格。中和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易经》中最具大智慧的3句话,你若能悟透一句,便可不再平庸
当我们明白了道是“阴阳平衡”构成后,便会更加豁达乐观地看待人生。当我们正在经历大失败,便可预知大成功就在未来,人生必然是否极泰来;当我们性格过于刚强,或者过于柔靡,也可得知自己偏离了“道”,容易招灾惹祸,因为“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处世平衡,才能积德积福。
德才兼备方为“中”
他说:“艺者,所以事成德者也;德者,以道率身者也。艺者,德之枝叶也;德者,人之根干也。斯二物者,不偏行,不独立。木无枝叶则不能丰其根干,故谓之瘣;人无艺则不能成其德,故谓之野。若欲为夫君子,必兼之乎。”“德”者,人之思想品质也,“艺”者,人之技术才能也。人生在世,要成事立业,必须“允执...
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胡赳赳《象山语录》讲义
道之所存,目之所及。故道在眼前。此眼是通天心眼,感兴所至皆为道。道有所中,存中道者,道之所极。故唐尧、虞舜之际,道中庸的代表是臣子皋陶;周伐殷汤之时,极高明的代表是商纣王的叔父箕子。纣王残暴,箕子佯狂,得以不死,存身而传道。据说《洪范》源于禹而存于箕,又由箕子传于周武王。后保存于《尚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