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华会见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中一行
本报讯(记者王露)9月2日,区委书记黄宗华会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总参军事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技术顾问杨士中院士及其团队一行,双方就微波功率传输与空间太阳能电站模型建设有关事宜进行交流洽谈。区领导何正清、刘高永及有关同志参加会见。杨士中对项目及此次考察情况作了介绍。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杨士中:四次“跨界”转行,皆因国家所需
杨士中的第一次“跨界”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0年4月,他入职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面对国家发展计算机工业的需要,杨士中毫不犹豫地从电机转行到计算机研发领域。他先后参与了功勋计算机——109计算机的研发,还研制出晶体管雷达数据处理计算机,并于1965年负责筹建了西南地区第一个晶体管电路实验室。由于在计算机领域的...
【重庆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 重庆大学教授 杨士中 我的工作秘诀就...
重庆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杨士中我的工作秘诀就是“勤学习苦思索”发布时间:2024-06-2216:23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1X00:00:00/00:00:00加载失败(责任编辑:周思睿)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
聚焦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院士的AB面|杨士中:“跨界”院士向太空...
杨士中重庆人,1937年生,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通信、雷达、飞行器测控与遥感信息传输、空天太阳能电站研究,取得了多项开创性成果,以第一获奖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6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等。5月27日一早,86岁的杨士中院士将那辆用了...
杨士中:“跨界”院士向太空“借电”
“但是,要在太空中建设这么一座太阳能电站,成本很高,预计需要30多年时间。我们计划先在距离地面20来公里的平流层,建设一座气球太阳能电站。”杨士中说,这样既能克服空间太阳能电站等望时间太长、耗资巨大问题,也能对未来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所需技术进行优化和验证。据杨士中院士团队骨干成员王韬介绍,围绕向太空“借电...
2024年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 杨士中院士等获奖
获得2024年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的10名科技工作者分别是:杨士中、王育新、王冠梁、尹志勇、汤伦华、孙刚、余鹏、罗克明、罗勇军、蒋丽英(女)(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他们当中,有德高望重的院士,有聚焦“四个面向”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科研人才,也有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作出积极贡献的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
86岁院士杨士中向重庆大学先期捐赠50万元设立科教发展基金
新京报讯(记者苏季)12月14日,重庆大学发布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测控与遥感信息传输专家杨士中教授向学校先期捐赠50万元人民币,设立“杨士中院士科教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重庆大学测控与微波功率传输学科发展。12月13日下午,“杨士中院士科教发展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重庆大学举行。杨士中表示,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测控...
杨士中:四次“跨界”转行,皆因国家所需
其实,研究空间太阳能电站已经是杨士中的第四次“跨界”。怀揣“科技报国”的理想,在杨士中的科研生涯中,他频繁地“跨界”,生动诠释着“国家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的铮铮誓言。杨士中的第一次“跨界”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0年4月,他入职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面对国家发展计算机工业的需要,杨士中毫不犹豫地从电...
致敬!86岁杨士中院士捐款设科教发展基金
2023年12月13日下午,“杨士中院士科教发展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重庆大学A校区一大楼206会议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测控与遥感信息传输专家杨士中教授向学校先期捐赠50万元人民币,设立“杨士中院士科教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重庆大学测控与微波功率传输学科发展。
杨士中院士向重庆大学捐赠50万元设立科教发展基金
2023年12月13日下午,“杨士中院士科教发展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重庆大学A校区一大楼206会议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测控与遥感信息传输专家杨士中教授向学校先期捐赠50万元人民币,设立“杨士中院士科教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重庆大学测控与微波功率传输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