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领域证据审查等8个重点问题解析
案例要旨: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证据的分类来看,第三方电子存证属于电子数据类证据,故司法实践中对于该类证据是否采信,可重点围绕存证中的各项步骤能否有效确保存证来源真实、结果不易篡改、过程可被查验等核心内容进行审查,第三方存证主体的资质和中立性可作为参考因素而非决定因素予以考量。案号:(2019)沪73民终336号...
王贵松|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再分配
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回归实体法规范,其内容是根据法律规范中的要件分类来分配举证责任,故而,日本法学界通常将规范说称作“法律要件分类说”。罗森贝克的理论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学所接受,也被民事诉讼法解释所采纳。在行政法学界,也有将法律要件分类说适用于行政诉讼的主张。对此的批评主要有两点:第一,公法法规的法条和体...
庄语滋|论数字化转型中的民事证据真实性标准
真实性指证据本身及其来源的真实可信性或真实可靠性,关联性指证据对待证要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合法性指证据是否符合法律对于进入诉讼的证据的基本要求。该定义与刑事证据法理论中对证据鉴真的定义不同,刑事证据法理论将证据鉴真问题作为同时涉及证据之真实性与关联性的问题看待,真实性是从属于关联性的要素,若证据被伪造或...
【法智星辰】关于证据“合法性”的理论及实务探讨
立案庭副庭长李卓紧密围绕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问题,为大家详细阐述了证据合法性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实质内涵,并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了关于证据合法性的审查要点,明确指出证据的合法性涵盖证据的收集主体、收集程序、证据形式等方面都必须严格符合法律的规定。证据乃是裁判的重要基石,而合法性更是判断证据能否被用作...
中国特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民事公益诉讼证据制度理论创新就具体的证据类型、证明标准而言,由于检察机关的参与,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诉讼双方收集、提交证据能力得到改变,并对现行民事诉讼制度中为实现民事主体诉讼能力平衡而设计的诸多制度提出创新要求。例如在最常见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检察机关作为专业的司法机关,其对相关公益诉讼案件的取证能...
2023法学理论研究盘点·民事诉讼法学篇|关注民事诉讼基础理论...
□2023年,民事诉讼法学者继续重视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强调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关注立法、司法和社会实践(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研究内容在民法与民事诉讼法相衔接、民事诉讼法修改、执行立法和公益诉讼等问题上予以了比较多的关注,就诉源治理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呈现出关注热点问题较多、传统理论和基础制度仍受重视的局面。
钟帅等|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研究
知识产权案件中民事和刑事交叉的法律问题最为突出。在同一侵权事实的认定基础之上,侵犯知识产权民事不法达到一定犯罪数额或者具有一定情节,就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民事和刑事证据证明标准的不同也导致了审理结果的差异,民事诉讼采用优势证据规则,刑事诉讼证据采信则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同一侵权行为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可...
自认案件的证据规则与审判逻辑 | 至正-法律研究
二、自认证据规则的理论探讨自认的辩论主义基础自认制度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其中民事诉讼法的辩论主义是其重要的理论支撑。辩论主义包含三项内容:当事人主张责任、自认及证据的申请限度。其基础观念在于,有关私益的处理事项应当委诸当事人的自由。所以根据一般原理,自认的事实,属于法院不应当审查的对象。自认立足于辩论...
大咖说 | 孙远:法律要件分类说与刑事证明责任分配——兼与龙宗智...
刑事法学界对法律要件分类说的上述见解,其错误之一在于将辩方承担证明责任与辩方举证等量齐观,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诚然,民事诉讼由于采行辩论主义的基本架构,对某事实承担客观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往往要就该事实实际履行提供证据的义务,但是至少在我国以及欧陆各职权主义国家的刑事诉讼中,客观证明责任之承担与...
互联网民事异步审理的适用限度延展
理论证成:互联网民事异步审理的法理正当性思辨(一)异步审理:独立的纠纷解决新形式异步审理是否可以归为开庭审理或书面审理的形式之一?《广州互联网法院在线审理规程(试行)》第八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在线交互式审理无须开庭,并未将异步审理视作一般的开庭审理模式。异步审理不等同于书面审理,因为在异步审理情境下,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