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段平泰辞世
由此,段先生与西方20世纪音乐创作的代表——十二音技法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深入研究了西方传统对位和现代作曲技术之后,如何与中国音乐相结合,这是摆在段先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的作曲家和理论家们不断将西方的作曲技术理论加以民族化尝试。段先生对民间音乐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他曾带领...
《人类艺术万年史-361》西欧当代音乐(上)
《查理五世》就是克雷内克用十二音技法创作的歌剧。到40和50年代,勋伯格的创造风靡欧洲,起而仿效的是一大批年轻的作曲家,英国的勒琴斯、塞尔、费里克,法国的莱博维茨、布列兹,德国的福克纳、齐默尔曼、亨策,意大利的马利皮耶罗等等,他们用十二音体系创作了大量的歌剧和协奏曲、交响曲等器乐作品。原苏联和东欧各国,随...
贝尔格、勋伯格与克热内克钢琴音乐的勾连
勋伯格对无调性的首次试水是在《第二号弦乐四重奏》(作品第十号)中,随后与贝尔格这首奏鸣曲问世于同一年的《三首钢琴小品》(作品第11号)更加确认了无调性写作。很难说这些作品相互间有什么关联,只是各自反映了勋伯格在特定时期所面临的创作问题。第二首作品创作时间最早,突出强调了调性风格的过渡效果。第三首展现了...
音乐考研干货三晚期浪漫—20世纪音乐|最全西方音乐史,考试不愁
弦乐四重奏《我的一生》有自传性的标题,末乐章以高音泛音模仿了他晚年耳聋病发作时的痛苦。德沃夏克德沃夏克(AntoninDvoraak,1841—1904)生于布拉格附近的尼拉霍柴维斯,父为乡村小客店主和屠夫。在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三年后,1862起在布拉格民族剧院乐队演奏中提琴十一年。为合唱和乐队而写的爱国主义《赞歌》获...
孙国忠评《余下只有噪音》︱闯荡“噪音世界”
例如,罗斯在剖析肖斯塔科维奇“双面人格”时强调了这位在寡言、安静下隐藏激情的作曲家的“人格声音”,这就是1948年以后写作的十二首弦乐四重奏和钢琴曲杰作《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罗斯说:“弦乐四重奏成为他最爱的体裁,在其中他获得自由能写出九曲回肠的倾诉,他写出茫然往复的赋格、欲行又止的葬礼行进、带...
二十世纪指挥家中的世界公民
加上阿班贝格弦乐四重奏团、哈根弦乐四重奏团、莎宾梅耶合奏团的成员,以及俄国大提琴家顾德曼也来助阵,这是一群「天赋异禀」热心音乐人士的家庭式聚会,融合年轻人的活力和中老年人的圆熟智慧,大家都以能在阿巴多指挥棒下共创美好的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在这裡阿巴多扮演了「全知全能的音乐之...
阿多诺逝世五十年︱孙一洲:阿多诺,一位乐评人的笔名
1925年到1930年之间是阿多诺作曲的高峰,不以他离开维也纳为止。不过他身边的音乐人普遍表示,阿多诺的弦乐四重奏中规中矩,只是重复勋伯格二十年前的发明。尽管得到了勋伯格的衣钵传人贝尔格的青睐,但这段不到一年的求学经历难言成功,更因为他臧否人物的习惯得罪了不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