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和司礼监辅佐皇帝处理朝政,为什么最后却加快了明朝灭亡?
因为朱元璋非常看重实际权利,所以他不可能把权利下放到内阁官员的手中,所有人员只能参与调整工作,不能对工作起到决定权。一直到明成祖朱棣执政时代,这一情况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朱棣是一位非常看重军事和战争的君主,他登基之前和登基之后都多次御驾亲征,拓宽明朝的版图边界。皇帝在外南征北战,朝廷当中的大事小事便...
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后,为何还是不能取代内阁?
由于宫廷的禁例和大臣理事的规矩,负有直接辅佐皇帝处理机务之责的内阁大臣便不能为皇帝方便地使唤;皇帝也无法随时召唤近在咫尺的内阁大臣,这样势必会出现皇帝与阁臣难以随时配合的问题。明代皇帝解决这个办法的手段是任用宦官,清代吸取宦官擅权的教训,于是启用近臣作为御前班子,入值内廷,以解决皇帝或内阁的不便。顺治...
丞相是丞相,宰相是宰相,两者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却天壤之别
丞相的权力开始被分割,不再是权力的最高代表。相反,大臣们渗透到各个职权机构中,实际权力日渐集中到宰相手中。尽管如此,丞相仍旧是至关重要的职位,一些杰出的丞相如武则天和李林甫,对于朝政的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丞相和宰相权力发生了分化和渗透的过程,虽然丞相已不再是最大的权力,但...
明朝内阁根本不是宰相,以及什么才是宰相|文史宴
网络上很多明粉认为,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发展到后来就是宰相,所以朱元璋废宰相之后“明朝无宰相”是对明朝的污蔑,甚至认为嘉靖、万历不怎么上朝,所以明朝后期是“虚君政治”,只要不被满清入关打断会自然形成“君主立宪制”等等。明朝没有宰相只有秘书这一系列观点离谱至极,完全是对中国古代中枢权力运行方式极度无知而得...
“宰相”和“丞相”有何区别?两者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别分不清
内阁与丞相制有着根本的区别,内阁只有建议权,而丞相则拥有决策权,不过,在明代的某些时候,内阁的权利甚至不亚于丞相。皇权和相权的统一皇室的目标是维护家族,而维护家族,则必须要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所以选拔能够治理国家的人,到底是从数十个人中选出一个可靠,还是从亿万人中选出一个可靠?
明宪宗时内阁权力较大,但明朝内阁受宦官制约,清朝内阁并无权力
到了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内阁基本取代了昔日的中书省,成了正儿八经的宰辅机构(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此后的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神宗等时代,内阁大学士就约等于宰相,内阁首辅也就是首相。这也就是为啥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明朝依旧能正常运转的原因。毕竟有宰相看着,天下不至于大乱。
“相父”还是“丞相”?后主与孔明如何看待对方?
汉武帝常以内朝凌驾于外朝之上,丞相如同仆从。对汉武帝这样的雄略之主来说,此制可满足其集权的需要,且武帝亦能驾驭这种体制。但到东汉后期,尤其是桓、灵之世,则表现为宫中诸中常侍操弄权柄,逾越正常的行政程序,干预政事,致使朝政混乱。宫、府一体,要点在于“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意谓在陟罚...
丞相是丞相,宰相是宰相,两者仅差一字却天壤之别,可别分不清楚
其一性质和含义的不同。丞相是一种具体的官职,是用来辅佐皇帝,处理朝政的官员职称,也就是百官之长。宰相也不是一种具体的官职,而是对那些拥有着仅次于皇帝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他们可以是丞相,可以是相国,可以是大司徒,可以是尚书令,可以是内阁大学士,也可以是军机大臣,这群人都可以被称为“宰相”。
中国通史:内阁大学士虽被人称为相,但是并不等同于丞相
特朗普扬言:我不当选,美国汽车厂两三年就没了,全是中国的了9月18日17:08特朗普关税61夫妇揽2.62亿巨奖露脸兑不想因中奖改变为人处世9月17日07:32巨奖彩票20收盘:联储决议前美股涨跌不一道指与标普创盘中新高9月18日04:08国际经济道指标普美股129凌晨2点半,鲍威尔将解答一个难题:美联储降息25...
朱元璋为何要废除丞相?内阁首辅是否等于丞相?内阁制度最合理
一家独大的丞相的确不可取,内阁是比较合理的。老朱自己比较勤劳,所以内阁制度是非常成功的。皇权一家独大,其他人都得靠边站。内阁成员众多,这也化解了权力集中的某一个臣子身上的问题。可问题是老朱的后代们,却不这么看这件事。他们比较懒,一想到居然还要自己去看这么多奏折和建议,他们的脑壳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