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为何能持续1300年之久?
明清两代,一共差不多25万举人。中国千年科举,状元也才600多。现在一年本科就录取多少?公考录取多少?高考,公考这些就不用碰瓷科举了,按人口比例说,高考其实就是相当于古代的扫盲教育。就说举人,按人口比例和个人付出来说,比现在很多科级处级干部,还难得。所以小说里范进疯了,他应该疯,不疯才不是人。按照小说里...
华夏可以没有秦皇汉武,但不能没有黄巢?种姓制度差点在华夏成型
不过唐朝的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而且每年进士的录取人数少得可怜,只有十几二十几个。其中还有不少是找关系入围的,所以说科举制度对消灭士族虽然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但需要很长时间来完善。黄巢灭了世家大族黄巢也是个读书人,不过他连寒门都算不上,只是私盐贩子的家庭出身。年轻的黄巢,也有过梦想,也想学成文武艺货与...
科举制度,是天下民众“平等”地竞争做皇帝的奴才候选人
而传统科举官僚体制恰恰相反,通常中央及地方的各级政要,都由考试出身而非经选举。反而是各衙门的办事员即所谓刀笔吏者流并不通过考试,而是由种种不规范途径产生。从政治哲学层面看,科举是“大共同体本位”,对个性禁锢。科举考试即便再“平等”,但始终排斥个性,只是一种天下民众“平等”地竞争做皇上的奴才候选...
金滢坤|“惟齐非齐”:论中国科举考试变革中的“至公”与“选人...
明清科举在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的格局中,实际上包含了县试、府试、岁试、科试(院试)、乡试、乡试复试、会试复试、殿试、朝考、散馆考试十次正规的考试。至此,科举分级考试到清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从制度层面有效地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明清科举制度虽然为国家选拔了不少优秀人才,但绝大多数士...
清代举人当官的“大挑制度”:范进中举后,能当什么级别的官员
《范进中举》因其讽刺清代的科举制度和人们捧高踩低的社会风气,而成为一篇中学语文必学科目,无论是范进中举前后自身的酸腐、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张乡绅的殷勤结交,都无不显示着“举人”这个名头的分量。稀罕的举人老爷受现代小说、影视作品中状元满地走,进士不如狗的情形,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读书人不中进士皆...
科举考试唯一“超等第一名”考卷,字迹精妙,大师:印刷体而已!
从隋朝至清末,科举考试有着1300多年历史,在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影响下,几乎每个读书人都会参加科考(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从最基本的院试考起,再经历乡试、会试、殿试,最后才可能拔得头筹。据历代史料统计,中国古代获得进士之名的人数达到162450人,若要从童子试算起,参加科举之人总数可达上千万。不过,虽然人数很多,但能...
参加科举要花多少钱?
明朝的科举考试是八股文,又以经文言为主,初场试所习本经义四道,而在本经之中,可以拿来出题的内容不过数十。于是一些富家巨族花费高价聘请名士将这数十题各撰写一篇,按篇计费,然后让家族中应试的子弟乃至僮奴都全数熟背,以此去参加科举,十中八九。
985大学本科生对应科举考试是什么级别?少数人勉强算得上秀才
事实上,将科举考试和现今学历进行对比也只有秀才这个级别,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再以举人为例,举人录取的比列更少,按照乾隆时期的标准,全国省份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大省为200名,中省为150名,小省为100名。即便全部以大省计,清代一科乡试录取的人数不过3600人。放在现今,还有什么考试的录取比例比这更少,2018...
“秀才”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说出来可别不信,别被影视剧误导了
我们现在的这些文学和影视作品肯定是要带点批判的,比如说批判古代的官僚阶级和科举制度。毕竟古代的这些官僚,他们实际上是不为老百姓服务的,而只是服务于朝廷。所以在中国古代出现了很多让我们现在看来骇人听闻的大贪官,和各种草菅人命的坏官。但现在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官员体系是在为国家,为老百姓服务。
知识窗丨考试的由来
由吏部尚书陈群创议,通过评定士人的品第来选拔官员,这一制度将官员分为九个品级,其中一品为最高级别,九品为最低级别。选拔的依据主要是门第、世袭、品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意在选拔贤能之士担任官职,以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科举制度从我国隋唐开始实行,是我国第一次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