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坚决遏制债务增量
妥善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省级政府对本辖区债务负总责,省级以下政府各负其责,重点加强对高风险地区债务化解力度。
地方政府债务出现新趋势:隐性债务变得更加隐蔽化 专家:债务管理...
报告指出,2014年,地方债务治理开启“开前门、堵后门”的新时代之后,政府债务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比如有的隐性债务变得更加隐蔽化,显性债务的风险尚在可控范围但长期仍需加强防范等。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付文林参加论坛时表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设要“疏堵结合”,当前尤其要完善以疏为主的地方财...
财政部: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
其中提到,2024年,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等,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具...
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重塑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治理架构|宏观...
这里的“末端”是相对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的直接根源而言的,绝大部分隐性债务是地方政府表外投资行为的结果,而违法违规融资行为又多因地方政府的表外投资活动而产生。因此,在不考虑地方主政官员的任期业绩考核、职务晋升等非经济动机外,表外投资就成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产生的直接根源,即隐性债务治理中的“前端”性...
地方政府性债务手册(2024年版)
1、和海外主要从学术角度探究隐性债务不同的是,国内更多是从实务角度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进行讨论,即基于《预算法》《担保法》等规定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理解为地方政府因违法违规变相举债而形成的债务,并将隐性债务定义为“地方政府通过非正规渠道(如融资平台、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获得的违法违规融资”。
新财观丨地方政府视角下的地方债务风险“化债策略”
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是通过统计而来,以财政部地方政府全口径债务监测平台统计的隐债主体和各主体隐债规模为准(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由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并非法律概念,理解这一概念需从本质出发,即:(1)隐性债务从法律关系上看,可能是企业等主体的债务,但本质上是地方政府自身需要承担的债务,偿债主体仍然是政府;...
127万亿地方政府债务,该如何化解?
不过,中国特色的经济体系,明面上的地方政府债务并不是大头,地方政府负有偿还义务的真正庞大的债务,是隐性债务——这个隐性债务,就是“城投公司债务”。这个债务的规模,不仅规模极其庞大,而且难以统计和计算。根据中国宏观债务的权威研究机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相关数据,2022年底,这些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总规模与...
...| 许云霄:以提升城市软实力为政策思路,化解地方债运营困境
1.显性债务处于可控区间,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地方债务依法律关系分为法定债务及隐性债务两部分。法定债务是政府在法律上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主要体现为地方政府发行的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也被称为显性债务。根据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2023年末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40.74万亿元,包括一般债务余额15.87万亿元和专项债务余额...
财政部长谈化债四大工作部署
他介绍说,财政部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空间内安排一定规模的再融资政府债券,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隐性债务和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缓释到期债务集中偿还压力,降低利息支出负担。按照“省负总责,市县尽全力化债”的原则,各地立足自身努力,统筹各类资源,制定化债方案,逐项明确具体措施。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
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有效控制和降低债务风险
根据2018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中发〔2018〕27号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债务预算之外,直接或间接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具有决策主体是地方政府、资金用途是公益性项目建设、偿债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