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绘画的用典,齐良芷口述,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汤发周发布
齐白石绘画的用典,除去使用前人积淀的笔墨图式之外,也像诗词用典一样,一是用事,比如“毕卓盗酒”,二是用语,比如“得食相呼”“草间偷活”等,但不管是是用语典还是用事典,都与来自生活的图像结合起来。而值得注意的是,齐白石用事典敢于改造,通过改造赋予作品新的艺术。他用语典也能够结合实际的观察感受给予批判性...
“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浅谈宋代滁州诗歌的艺术特色
宋人是不反对诗歌用事的,在《环溪诗话》中,吴沆甚至说:“诗人岂可以不用事也。”七古原本并不以用典著称,但在各种诗体中又最适宜融汇众事、灵活表现,宋代滁州诗歌中不同的诗人用典的倾向也有所不同。宋代滁州诗歌中的用典并非浅尝辄止,流于形式,而是多选取那些与诗意和情感紧扣的典故,于有限的词句中传达出...
中学语文课程典故运用情况,相关概念界定,典故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事典”与“古事”有关,“语典”与前人“言语”有关。“事典”泛指古诗文中对古书所记古事的引用、化用、借用。引用为直接用典,化用、借用为间接用典。这是典故中的主体,在典故中占比很大。《左传文公六年》③:“宣子(赵宣子)於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可见,事典,透露出事典就是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
诗联学堂 | 填词押韵用典有什么讲究?
这种用典方法与用事不同,它不是通过概括故事而扩大词句含义,而是缩事为词,一般并不能使词意更加深刻,也不能扩大词的容量,所以在艺术上是不足取的。用典的方法有明用、暗用两种。无论用事用句,使读词者从字面上一眼便可辨出的,是明用;表面上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的,是暗用。明用有...
薛永年:齐白石绘画的用典
诗词中的典故,可以简称为诗典,一般指典籍中的掌故,可细分为事典和语典,既来源于人和事,又离不开词语的精炼表达。诗词中使用典故,纯靠语言。画中用典,可以简称为画典,既有题词题句,也离不开视觉图像。画中用典,始于兼善诗画的文人画兴起之后,特别是明末清初以来,主要是用古人的笔墨图式,既用既成图式背后的意义...
毛泽东诗词中的引经据典
“引经据典”,出自《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按刘勰“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之说,用典有“用辞”“用事”之别,有“语典”“事典”之分,不外乎筛选传统文化各种元素为我所用,只是素材的来源和形式有所不同。所谓“用辞”,就是指引用前人诗文中的言语,将其融化到自己的作品之...
曲柄睿丨佣书成学:中古知识的结集、生产与传播
以上三类《汉书》残卷传抄的下限约晚至五代,据此仍可窥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书》节略本情况。节略本《汉书》均与今传本《汉书》不同,或作删节,或多出内容,或合并抄录。它们才可能是古人记忆的《汉书》。节略是在抄录时主观造成的版本差异,其实还有一种客观造成的差异,便是抄写或者凭记忆默写时造成的异文...
赵惠俊:貂蝉却自兜鍪出:辛弃疾统兵文臣的身份认知与词体表达丨...
统兵文臣的身份导致了辛弃疾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日常心态等殊异于主流科举士大夫,促成了稼轩词极富个性化的用典习惯、典故意蕴、词情表达等,应当成为辛弃疾其人其词研究的重要身份视角。关键词:辛弃疾;稼轩词;统兵文臣;同典多用作家身份是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考察维度之一,不同身份与历史时代环境的结合构成了...
何诗海 | 诗集笺注凡例与清人的文学阐释
有鉴于此,浦起龙在《读杜心解发凡》中,将文集笺注分为“注”和“解”两类:“注与解体各不同:注者其事辞,解者其神吻也。神吻由事辞而出,事辞以神吻为准。故体宜勿混,而用贵相顾。”所谓“注其事辞”,指对文学作品字词、典故、名物、史事等的诂训,主要使用语言训释和文献考据法;所谓“解其神吻”...
萧梁歌诗的艺术特征:意象华美繁复、情感清淡平顺
首先,对于语言的雕镂主要表现在形容的细致与形似的追求、炼字用词的讲究以及对于用典隶事的执着。关于此一时期作者在歌诗创作中工于炼字与用典,可以从冷僻字词或事典以及常见字的生僻用法中见得。如萧绎“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一句中,“犯”字的使用便是极显然的、带有刻意雕琢痕迹的例子。至于在歌诗中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