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除《申报》之外,《集成报》《时务报》《岭学报》《万国公报》《政艺通报》《外交报》等报纸,也都有相关文章发表。正是这些“新”媒体的推动,红十字文化在一定范围尤其在东南地区得以广泛传播,为红十字会在中国的创设奠定了社会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启蒙宣传和实践探索,1904年3月红十字会在中国的创兴已是水到渠成。
百家争鸣:深受西方影响的清末新闻报业繁荣
维新派的报纸在民族报业里影响力最大,像《时务报》和《国闻报》就都是维新派的阵地。在维新派领袖的推动下,光绪皇帝于百日维新时期颁布了准许民间私人办报的改革诏令。著名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提出的“浸润法和煽动法”这一宣传理论,到现在还有影响呢。时务报揭发军队黑幕人们常说要重质不要重量,言论自由能...
【海上记忆】谭嗣同的上海坐标
《时务报》终于在七月初一日(8月9日)正式出刊,每月三期,报馆设于四马路,今福州路、福建中路口。梁启超在《时务报》担任主笔。他一人担任所有文字的编辑工作及为每期撰写一篇文章。他激情澎湃地在《时务报》上发表一系列倡导维新变法的文章,如嘹亮的号角吹起了变法的集结号。这一时期,谭嗣同在南京做候补知府,来往上海...
TTS-热点专题总结|一份可以救命的中国新闻史必背清单!
由英国商人安纳斯·美查1872年4月30日创办于上海;《申报》是一份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保值。初为两日刊,出至第5期起改为日刊,星期天休刊;《申报》是上海历史上第二个创刊的中文商业报纸,至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前后历时77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
新媒体挖了清王朝的墙角
其中有影响力的报纸有《时务报》,《知新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报纸的大量涌现也令中国的言论自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与清初极为严酷的舆论钳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1872年4月创刊的《申报》为例,虽然其经营模式是企业式的,以盈利为目的,但也敢于揭露社会黑暗,...
《申报》等近代著名报刊的发刊词都说了些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申报》,它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近代报纸的开端和标志(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1872年4月30日,《申报》第一号出版,登载了一篇《本馆告白》,其中阐明了自己的办报理念:求其纪述当今时事,文则质而不俚,事则简而能详,上而学士大夫,下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者,则莫如新闻纸之善矣。
百岁汤志钧:为康有为、梁启超和章太炎三大思想家的深入研究探索道路
干校时每月有四天假期,可以回城度假,“每月假日,仍返沪寓所,就一月所思,寻书札记,时有所得。《戊戌变法旧札》中‘强学会’、‘时务报’卷,是年撰成。”(汤志钧:《自定年谱》,1968年(戊申)四十五岁)札记和小册子,构成后来撰文、著述的资料或原稿,再经整理编撰,如《章太炎年谱长编》等,就是在那种恶劣条件下...
一份《申报》,一段历史,走进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与单纯的新闻报纸不同,《申报》可谓业界良心,包罗万象。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主编们不是单纯地记录,而是发出士大夫们的关心。细致入微的设计,鞭辟入里的分析,在这里看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当然,《申报》的新闻也讲究真实性和时效性,为了真实地记录,他们常常深入一线,派专人采访。除了新闻报道,《申报...
梁启超和李蕙仙--中国近现代史最早的夫妇报人
最早的夫妇报人应该是梁启超和李蕙仙夫妇。梁启超是维新时期著名的报刊宣传活动家,他以《时务报》为宣传阵地,发表《变法通义》等数十篇文章,鼓吹变法救亡。他的文章文笔畅达,感情充沛,使该报历久不衰,梁启超也因为在该报上的宣传而轰动朝野,成为一代知名的报人。梁启超夫人李蕙仙是礼部尚书李端的堂妹,身出名门,自...
何旻丨媒介研究视野下的晚清政治文化变革史
新传媒融合再造而成,如第二章考证《时务报》能跨出地域,通行全国绅宦之间的原因,在于其虽号称循商业派报原则,但更依赖官僚以私人关系利用原有的官方推广政教到地方的行政与教育网络,才得以深入新兴口岸的商业网络不足以覆盖的中国内地,而经由这种贴近历史现场的考察,才可能理解中国近现代媒介沟通关系不同于欧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