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隐忧还是通缩破局?——兼论本轮密集宽松政策的核心思路
一是,如果货币超发,或将导致本币贬值,伴随着进口大宗原料价格上涨,出现输入性通胀;二是,如果海外冲突等极端因素导致原材料全球供应链断裂,生产原料可能普遍涨价,从成本端推升物价;然而,以上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所以在当前环境下触发恶性通胀的可能性极低。二、破局通缩仍需打通结构性堵点1、物价低迷成因...
通胀通缩和银行盈利——欧洲银行业的短暂富贵和中国银行业的漫漫...
《银行家》写道,这反映了北美和西欧被通胀所困扰,亚洲一些国家正在和通缩做斗争。问题是欧洲的通胀并非经济过热导致,主要是俄乌战争导致的能源危机引起,2019-2023年,欧元区的GDP不变价同比增长分别是1.6%、-6.1%、6.2%、3.3%、0.4%。2019年是正常水平,2020年是疫情影响,2021年是恢复性增长,2023年在通涨下经济增...
通胀与通缩的较量:你怎么看?
当时人们热衷于小额消费,例如购买口红、观看电影和购买收音机,因为大型物品实在无人问津。那时,有钱人依旧富有,而贫穷的人却依然拮据。口袋紧张的消费者开始寻求情绪消费,舞蹈、聚会成为他们的避风港,直到1935年,恋爱和社交活动纷纷转向平价的小酒吧,享受一杯酒的轻松与惬意。这种现象正是资金短缺所导致的消费模式...
智库· 悦读 |通胀与通缩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与欧美国家不同,日本自1995年以来经历了工资和物价长期不变的状态,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现象,同时,疫后欧美快速的通胀可能具有输入性的作用,导致日本同时存在急性通货膨胀和慢性通货紧缩交织的异象,作者也分析了这种状态的成因。新通胀主要源于全球经济变化,这个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行为变化。疫情导致消费者行为...
通缩VS通胀,谁才是真正的经济杀手?
相比之下,通胀虽然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但经济体系对其的适应能力似乎更强。各国政府在面对经济挑战时,往往更倾向于通过政策手段避免通缩,即使这意味着要容忍一定程度的通胀。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言:“宁肯要温和的通胀,也不要通缩的阴霾笼罩。”#恶性通缩##经济死亡螺旋##通胀与通缩#...
前央行行长都承认通缩!下一步是制造通胀?
比如光看CPI,最新的8月份数据是环比正0.4%,看起来挺好,像是温和通胀(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可一看细项,惊心动魄。物价增幅前三的分别是:鲜菜21.8%、猪肉16.1%、鲜果4.1%。而鲜菜和猪肉,那都是纯纯的刚需。依靠刚需品涨价才撑起的通胀,既缺乏经济韧性,又说明老百姓的日子,那是越来越难了。
通胀和通缩,你的钱包感受到了吗?
通缩则是相反的情况,货币的购买力增加,物价下跌。听起来是好事儿,对吧?但如果物价持续下降,人们可能预期将来会更便宜,从而推迟消费和投资,这就可能导致经济活动的减少,带来更多的经济问题。为了不让经济过热,也不让它过了“通缩”。通过调整利率或者直接干预货币的供应量来控制通胀和通缩,确保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到底通缩还是通胀,经济学家能不能给个准数?
本文讨论了通缩和通胀的概念,指出现代央行制度下,一国经济很难出现符合定义的通缩现象。文章还解释了M2的统计口径差异,指出中美的M2口径不具备可比性。作者表示,经济学家对经济的研究对象过于庞大复杂,无法凭借个人或小团队的力量对经济进行高频、全面的数据监测,而且经济数据之间的标准化程度和可比性也较低。文章还批评...
通缩很可怕,现在通胀要来了,央行发声要促进物价温和回升
通缩,这个词在经济学界一直被视为洪水猛兽,它意味着物价持续下跌,消费和投资需求萎缩,经济增长乏力。然而,最近风向似乎有所转变,通胀的阴影开始悄然逼近。央行已经发声,要促进物价温和回升,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一系列的变化,无疑将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
本书是围绕当前通货膨胀的两个谜团以及日本的物价“异象”而展开的。两个谜团分别是引发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和如何应对此次通货膨胀。日本物价“异象”是指在主要国家遭受通货膨胀打击的背景下,日本出现了慢性通货紧缩与急性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增加了日本物价问题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