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中国的诗歌史,三篇辞赋不能绕过去。屈原的《楚辞》,愤慨激烈。陶潜的《归去来兮辞》,转为冲淡平和。苏轼的《赤壁赋》,彻底明心通透。这三人的诗文内核中,有一种共通的东西,那就是知识分子的温暖心肠,以及不曾折曲的气节。近年,我读鲁迅古体诗,也读出了屈陶苏的影子。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类练习题二
她又问:“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欢哪几篇?”我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记者小姐几乎没有停顿就接口道:“您是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我说对,心里立即为苏东坡高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放下电话,我脑子中立即出现了黄州赤壁。...
备战2025高考文言文部分 高考语文一词多义
④举起。[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⑤施行。[例]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⑥推荐,推举。[例]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张衡传》)6.具①完全,详尽。[例]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班固《苏武传》)②备办,准备。[例]...
"沧海一粟"竟写错千年?课本里苏轼《赤壁赋》要改吗
近日,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有网友发现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而非语文课本上我们所熟悉的“渺沧海之一粟”。图源:澎湃新闻《赤壁赋》共有前、后2篇,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3年后,于元丰五年(1082年)写下的作品。当时苏轼是黄州团练副使,先后2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
特级教师谢澹:语文什么都考,最好的阅读素材,就是我们的“教材”
看点语文考试的内容和大部分课文没有直接关联,为什么还要花精力去学习教材?语文特级教师谢澹认为,阅读教材其实是帮助学生成为“阅读专家”的重要途径。很多学生只是还没掌握方法,解锁语文课本的更多作用……文丨谢澹编丨袁梓曦在讲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讲讲为什么要阅读语文教材?
山东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年级2月份大联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现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不仅从“吃饱穿暖”转向了“吃好穿美”,也对价值实现和情绪满足有了更高要求,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更高期待(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要加快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消费的潜能,还藏在对身心体验...
读写觅得成长之路
当我开始有意识地把学生看成“人”时,课堂也随之发生了微妙变化。一向看似平淡无奇的课文,字里行间跃动着“人”的影子。我在巴金《小狗包弟》中看到人性在不同环境下的堕落与觉醒,在《兰亭集序》《赤壁赋》里读到“天地有大美”以及人对生命的叩问,在陆蠡《囚绿记》中发现卑微生命的渴望和倔强,在杜甫《登高》...
人民锐见:“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妨较真一下
????近日,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有网友发现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而非语文课本上熟悉的“渺沧海之一粟”。有人经考证,认为是后人抄写时出现笔误,才把“浮”写成了“沧”。要不要把大家耳熟能详的“沧海一粟”改为耳目一新的“浮海一粟”?引发热议。
“沧海一粟”,是后人抄错了?_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The Paper
据岛内媒体中时新闻网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根本不是“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导致错误以讹传讹,误传千年。《赤壁赋》共有前、后2篇,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3年后,于元丰五年(1082年)写下的作品。当时苏轼是...
备战2024高考:文言文必背攻略(10篇精选)
8、《赤壁赋》(宋·苏轼)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