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理论与实务研究推动刑事诉讼法制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高级讲席教授陈卫东提出,刑诉法修改应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即坚持法典化的整体目标、坚持正当程序和人权保障的价值取向、坚持“全面修改,应改尽改”的总体思路、坚持精细立法的立法技术,并强调从六个方面把握刑诉法修改的整体趋势:第一,进一步彰显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原则;第二,形成监察权、侦查权、...
吴洪淇:以审判为中心改革视域下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路径 |...
其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展较为迅速,经过速裁程序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两轮四年全国范围的试点,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全面的吸收,无论从原则层面还是具体制度建构上都进行了相应的落实。从司法实践层面来看,2014年上半年,全国检察系统已办理的审查...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及司法适用
该原则应当明确为刑事诉讼法及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并使其发挥无罪推定原则的类似功能。(原文刊载于《中国法学》2024年第1期)
郑曦:论数字时代的《刑事诉讼法》修改 | 政治与法律202406
刑事诉讼已有许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般原则,例如为人们所熟知的国家追诉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等,但在刑事诉讼的数字化转型问题上还应当有更具针对性的基本原则。根据上文所述的基础理念,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针对新型数字技术的运用带来的新问题,应当确立合法原则、比例原则、区分处理原则这三项原则。这三项原则之间存在...
中国刑事诉讼法制发展及完善进路
原则、制度、程序,是一个整体。基本原则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后续应有相应的制度和程序。不同于《刑法》,一个罪名的增加或减少,可能对《刑法》的体系影响并不显著,但《刑事诉讼法》可谓“牵一发动全身”,这也是其修改难处所在。所以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本思路一定要有全局化观念,做到全面修改。
京都释法 | 刑事案件被害人法庭缺席的成因及应对
被害人自己的诉讼权利需要通过出庭发声予以维护,被害人是刑事诉讼的独立角色,有独立的诉讼利益,在日益讲求被告人权利保障的现代诉讼中,严格的证据裁判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事实不清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刑罚轻缓化趋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等,都和被害人的利益相悖,并无被害人参与的制度设定,除极个别...
《法律科学》2024年第6期要目|法学|公司法|法典化|刑事诉讼法...
我国刑事诉讼法与域外成熟的刑事诉讼法法典相比,在法典化程度、条文数量、证据制度和辩护制度、基本原则、重要规则以及审判中心主义方面还有一些差距。未实现实质法典化导致司法解释和解释性文件“二次立法”现象突出、刑事诉讼法与其他法律衔接不畅、“侦查中心主义”盛行、被追诉人辩护权得不到充分保障等诸多现实问题。
有些案件长期“挂”着 专家学者呼吁规范立案、撤案监督
关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修改完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东建议,可增设正当程序原则;完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监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纳入进来;增设无罪推定原则、一事不再理原则、比例原则、有效辩护原则、控辩平等原则、检察监督原则。就检察监...
大咖说 | 陈卫东:刑诉法修改的重点问题
不同于域外刑事司法中的三机关关系,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该条自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就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并在1982年《宪法》中得到确认。根据这一原则,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与人民法院...
刑诉法迎四修 多方建议废除指居
黄永介绍,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具体制度和程序方面,各方建议,增加规定刑事诉讼法的原则,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原则体系。在刑事诉讼法现有基本原则基础上,研究规定正当程序、一事不再理、无罪推定等原则。在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方面,各方建议,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