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旅】走进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解锁神秘海洋无限魅力——青岛...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创办于1950年,是中国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海洋研究机构。果然,一踏入这里,琳琅满目的海洋生物标本使我们叹为观止。这里的海洋生物,多为动物。例如,海绵。海绵是一种原始低等的多细胞水生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大洋。我们看到的海绵疏松多孔,呈管状,但可别被它温柔的外表蒙骗,它产生的化合物用于防御,是...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里京:为全球海洋数据处理提供中国方案
环球网科技报道记者李文瑶1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成里京以其在海洋数据方面的研究,获得了2023年达摩院青橙奖。据了解,成里京本科学习数学出身,随后转投大气物理研究,交叉学科背景的优势让他能够借助数学工具更好地进行相关学术研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成里京认为,科研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合作共赢...
揭秘神秘的海洋世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
见过活体鲨鱼卵吗?赤潮真的怕“吃土”吗?你知道盐藻吗……5月18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举办主题为“砥砺二十载,科学新征程”的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众多奇妙的海洋知识令孩子们应接不暇,现场惊叹声不断。徐雨博士作科普报告此次公众科学日活动也是中科院海洋所第一次在古镇口园区举办,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结...
2023年,是海洋最热的一年!我们该怎么理解?|科技最前线
2024年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全球16个研究单位的34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大气科学进展》(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上发布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年平均海表温度、2000米以上海洋热含量、海洋层结、海洋温度的空间不均匀性均为...
来了!它来了!中国科学院2024跨年科学演讲,共同追逐科技之光~
本次活动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指导,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广播电视台与抖音联合主办。在30余小时的不间断直播中有揭秘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故事有展现科学神奇奥秘的互动实验...
投资超500亿,各地新晋“顶流”实验室盘点
白马湖实验室将聚焦三大研究方向,即太阳能转化与催化、零碳能源转化与存储、能源低碳转化与多能耦合,并研发形成相关领域的10项以上重大技术成果和5项重大示范工程(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东海实验室总投资约15亿元由舟山市人民政府主办,联合浙江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同建设...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究员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究员荣获何梁何利基金2021年度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张国范研究员曾任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主任委员,是我国...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科研团队:科研攻关瞄准国家需求
“截至今天,深海数据已成功实时回传超百万组。”2月16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负责人王凡研究员打开手机上的“西太观测网”客户端,就看到了从西太平洋深海刚刚传回来的现场数据,包括温度、盐度和流速等。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籍科学家,王凡从事大洋
青岛“两优一先”风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党委委员张盾:为产业发展...
本篇介绍的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张盾。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王熠青岛报道“科研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的山壁攀登,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我从骨子里喜欢做科研,喜欢做创新性工作”。
中科院海洋所杨红生研究员:海洋牧场3.0阶段呼之欲出!
“海洋牧场3.0阶段呼之欲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红生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百年演进的海洋牧场,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升华,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以数字化和体系化为驱动力的涵盖淡水和海洋的全域型水域生态牧场即将到来。杨红生认为,海洋牧场3.0建设,要找准技术与模式两个层面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