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汉赋:洋洋大观之一代文学
东汉中期至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文人落魄,英雄气短,一事一物,时有所感,形诸文字,则见小赋盛行,赋又回归了早期的抒情特色。代表作家有张衡、赵壹、蔡邕、祢衡等人。张衡的代表作《两京赋》(《西京赋》《东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依然模仿《子虚赋》《上林赋》并试图以此压过班固《两都赋》,...
李敬一:汉赋——洋洋大观一代之文学 | 文史哲
东汉中期至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文人落魄,英雄气短,一事一物,时有所感,形诸文字,则见小赋盛行,赋又回归了早期的抒情特色。代表作家有张衡、赵壹、蔡邕、祢衡等人。张衡的代表作《两京赋》(《西京赋》《东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依然模仿《子虚赋》《上林赋》并试图以此压过班固《两都赋》,...
汉赋:洋洋大观一代之文学
东汉中期至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文人落魄,英雄气短,一事一物,时有所感,形诸文字,则见小赋盛行,赋又回归了早期的抒情特色。代表作家有张衡、赵壹、蔡邕、祢衡等人。张衡的代表作《两京赋》(《西京赋》《东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依然模仿《子虚赋》《上林赋》并试图以此压过班固《两都赋》,...
罗敷之名与《陌上桑》的主题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和亡是公,张衡的《二京赋》托名凭虚公子和安处先生,班固的《两都赋》虚拟了东都主人和西都宾,《陌上桑》则假托罗敷、使君问答。罗敷这个名字寄托和传达了作者的创作思想。罗,列也;敷,布也。汉代人刘熙在其《释名·释典艺》中谓“敷布其义谓之赋”。可见,罗敷这个名字不但...
广博宏丽,卓绝汉代丨新版《司马相如集校注》出版
《司马长卿集》书影(明万历间新安汪士贤刊本)属于相如前期作品的是他最为世人所推崇的二赋二文。二赋即作于景、武之交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两汉各辞家共同奉为典范并争相模仿的汉大赋。思想内容主要是夸耀讴歌山川之宏伟、园囿之壮丽、物产之丰饶和畋猎之盛况,最后归结于行圣王之政,正君臣之礼,兴...
汉代的文思之花——汉赋,为何一闪而逝,成为了时代的绝唱?
乌有先生机智地以楚王贤明为盾,巧妙反驳了子虚对楚国广袤的赞美(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子虚言辞奢华,却失之明智。而《子虚赋》虽瑰丽磅礴,却道出西汉之雄伟,展现物质世界的绚丽多姿,引人赞叹。大赋,犹如一位豪迈的诗人,以其磅礴之势,巧妙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震撼人心的壮丽画卷。自司马相如之后,扬雄、班固、张衡等人更是接棒...
汉代的文思之花-汉赋,为何一闪而逝,成为时代的绝唱?
全盛期:从武帝到成帝时期,汉赋达到了鼎盛,散体大赋成为主流,骚体赋逐渐衰落。散体大赋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既有歌颂帝王功德和宫廷生活的大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又有讽刺时弊和劝谏君主的大赋,如东方朔的《答客难》等,还有描写山川风物和民间风俗的大赋,如王褒的《洞箫赋》等。
文学史上重要的名赋
《归田赋》是一篇抒情小赋。此赋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显露出他的超脱精神。全赋短小明畅,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一洗汉大赋铺采缛文、繁重凝滞、虚夸堆砌的规矩,转为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其语言自然清新,洗练优美,感情真挚,...
...︱诗赋异源说与“贤人失志之赋”的建构——以刘歆《遂初赋》为...
汉武帝读《子虚赋》而叹言“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31,读其赋而想见其人,似乎正可为刘歆此说注脚。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诗赋略》的著录方式:前三类赋的著录均以作者为基本单元,有些赋家如赵幽王、蔡甲、苏季、眭弘等仅存一篇,仍单独著录,不湮其名;而诗歌多以采辑后的文本为著录单元,文本结集的依据可以是...
201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司马相如赋的创作特征
1.司马相如(前179?一前117),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学击剑。2.代表作①《子虚赋》、《上林赋》,统称《天子游猎赋》,目的:炫耀才能②《长门赋》、《美人赋》等,篇幅短小目的:抒情叙志3.《天子游猎赋》特点①丧失了真情实感在《天子游猎赋》中,找不到充满激情的作者的影子,看不到作者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