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要做好这4点,否则吃多少药都白搭!
生病之后,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会伴有情感淡漠、对啥都没有兴趣、回避社交、认知功能受损等问题,所以,他们更容易久坐不动。这会带来啥后果?让精神疾病患者更易患上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躯体疾病,出现抑郁和物质滥用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相反,如果精神疾病患者能每天坚持适当运动,那带来的好处是多维度...
长效针剂能否破解精神分裂症治疗困境?
精神分裂症主要依赖药物治疗。抗精神病类药物,主要涉及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这三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思维能力、情感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目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对神经细胞还有修复作用。但对于抗精神类药物的恐惧从未消减。“病人不依从是治疗中最大的挑战。”甘照宇教授指出,不依从的...
6岁患病,精神分裂症女孩如何逆袭考上名校?|世界精神卫生日
第三是全程治疗。由于神经细胞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对于首发的患者,最少要治疗2-3年,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治疗,否则,很容易复发。因此,对于病人与病人家属而言,对治病,既要有必胜之信念,也要有敬畏之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恢复难、回...
精神病患者为出院打官司败诉 家人:他最好别出来
在精神病院,徐为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治疗,到了吃药时间,他能很爽快地吃下氯丙嗪,并告诉记者,这是一种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躁动、紧张情绪的一种药。他的病情控制得还算不错,以至于他能帮助精神病院医生“干些活儿”。青春精神病院副院长李友涛证实,医生们平时会让徐为帮忙。他可以管理其他病人、给病人发放点心、外...
精神疾病总是治不好?可能是「人格」问题
我们以往发布的文章中曾多次强调:只要经过合理治疗,绝大多数精神疾病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能达到临床治愈。所以,精神疾病本身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精神疾病上人格障碍时,这会让疾病的治疗难度升级。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人格障碍?人格,也可以叫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及在日常活动中处事待人的...
精神方面感到困扰,选择心理咨询还是精神科?
现代社会各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常见的除了抑郁症,还有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进食障碍、阿尔茨海默病...但多数患者却没有接受过治疗(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这背后既有精神疾病污名化的问题,也有精神科医生常被误解、不受信任的问题。近几年,关于心理学、心理咨询的书籍越来越畅销,但人们对精神医学仍所知甚少,对精神科诊疗过程...
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后能“正常”工作吗?
精神疾病并非“绝症”,大多数的精神疾病患者经过及时、规范、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后,是可以回归社会,参加工作的。但很多家属却认为“患者只需好好休养,不能做任何事。”其实,这是陷入了一个认识误区,不利于患者康复。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参加工作也是一种康复训练。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很“安静”就是痊愈了吗?
精神心理疾病怎样算是治好了呢?通常有两个评估维度。一是临床治愈,即经过治疗后,精神症状均消失缓解,不再是医学意义上的病人。二是痊愈,患者不仅没有症状,且社会功能也恢复如初。所谓社会功能,就是一个人生活、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能力。比如一位患抑郁症的学生,经治疗后做精神检查显示已经没有症状,但...
到底谁有病?大学生被父母骗进精神病院,带父母体验两人也被“确诊”
在被强制住院期间,医生允许他给家人打电话,他求父母要出院,“我爸说了一句话我永远忘不了:‘要割去身上的腐肉,才能长出好肉来。你好好接受治疗……’”莫楠说,在精神病院里,每天都在大量的睡觉,一天能清醒的时间就是下午2点到晚上8、9点。他觉得不正常,于是做了个试验,将吃的药偷偷吐掉,吐了药后,每天清醒...
究竟谁有病?淄博一家三口的精神病就诊之路
对此,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发现,莫楠一家三口的“精神互害”,反映出的是当下一些精神病医院对患者治疗的随意、管理的混乱,以及精神卫生法的不健全。今年2月,莫楠和母亲前往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1)他的“精神病史”从高三的一次请假开始24岁的莫楠家住山东省淄博市。这个大学刚毕业一年的男生,还没经历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