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峰:清代中晚期朱子学的自我拯救及其学术史意义 ——以李元春...
金溪、姚江颇斥朱子,阳明为《朱子晚年定论》,真是援儒入墨,是己之见牢不可破。宗陆、王者喜顿悟简捷而讥朱子为支离,不知朱子非支离也。[37]李元春的观点有二:一是阳明所作《朱子晚年定论》,乃是援儒入墨之举;二是阳明学判朱子有支离之弊,是对朱子的误解。这两条反驳恰恰抓住了阳明一系批判朱子...
江佳凤: 朱子“尽心”章诠释中的知行问题
就考证结果论,朱子持“意诚”说的时间甚短,前后不到两年,但此说却颇受关注,学者普遍认为这一变化显示出了朱子对“行”的重视:尽管此说无法动摇“他律道德”之批评,牟宗三亦承认“知至”说和“意诚”说确有差别,前者是“认知地尽”,后者是“他律式的实行地尽”。(参见《牟宗三先生全集》第7册,第492页)方旭...
“程朱之间:中国思想史的另一种叙事可能”研讨会侧记
且据《大学章句》中“静而后能定”一语以及《朱子语录》中朱子与弟子对“静”的相关探讨可知,朱子的晚年定论中为“静”留下了位置,对于朱子学中的“静”,更应在未发已发工夫论架构中加以考察朱熹的真实态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蒙露以《一源衍三流:程门仁学流变中的异与同》为题,指出学界的一种主流叙...
李敖| 我最难忘的一位学者:为钱穆定位
钱穆的杂七杂八的怪说固不足论,但他在古典方面的朴学成就,却比姚从吾等学人更该先入选成院士。四、钱穆作为史学家,本已今人皱眉;但他不以此力足,倾余生之力,还要做经学家、理学家,甚至俨然当代朱子。这就更闹了大笑话。严格说,他在这一方面的著作多是失败的,更见其迂腐。他晚年以卜筮算命,更见其上学...
顾宏义:《辨奸论》真伪问题考述(下)
宋时一般以“圣人”称天子,有时也以之称誉大臣,如真宗朝宰相王旦尝称誉前相李沆(谥文靖)曰:“李文靖真圣人也。”当时称李沆为“圣相”。称王安石为“圣人”大抵始于神宗初年。《朱子语类》有载:“神宗尝问明道云:‘王安石是圣人否?’明道曰:‘“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圣人气象如此。王安石一身尚不能治,...
周春健 | 论朱子学视域下元儒许衡的孟子研究
王学这种揉合朱、陆的倾向,其实早在元代许衡,也包括吴澄的理学中已开其端(www.e993.com)2024年11月21日。王阳明的《朱子晚年定论》,以曲附陆学的办法,也早在元代许衡、吴澄的理学中已开其门径。所以,从理学史上看,许衡、吴澄的元代理学,是宋、明之间的环节。不明了元代的理学,明代的王学何以出现,是不能说得清楚的。35...
朱人求:中国哲学的认知与悟道——以朱子格物致知为中心
究竟什么是“实理”,在不同的理论前提下,朱子有不同认识。首先,在理气论的前提下,朱子之“实理”是离不开气的“实理”。“性即气,气即性,它这且是羇说;性便是理,气便是气,是未分别说。其实理无气,亦无所附。夔孙。”也就是说,有了“气”,理才真正得以落实。其次,在“性即理”的前提下,朱子...
“万物同体”:王阳明思想的晚年发展-光明日报-光明网
著作四十余种,其中有《朱子哲学研究》《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近世东亚儒学研究》《现代儒家哲学研究》《仁学本体论》《儒学美德论》等。
坤复说辨:朱子论未发时心之知觉
苏季明问答而推演之过也。尤老(宋时烈)之以坤复并属未发,而以未发为有两项地头者,亦由于过推陈安卿问答而欲合于《庸问》也。然两先生晩年定论,又如是之明,而后学尙有欲以晦、尤前后说合作一义。盖考之未详之过也。”(《云湖集》卷五,第536页)任靖周主张将未发知觉为坤作为朱子晚年定论,反对视坤...
哪个是真的李绂
事实上,罗钦顺早就指出过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中的颠倒纰缪,比如王阳明误把朱熹早年的话当成“晚年定论”加以申说。王阳明写《朱子晚年定论》,有调和“朱陆”矛盾、为自己的学说寻找现实合法性的目的,这种目的值得同情,但从学术上说,这是一种从一开始就朝着错误方向出发的尝试。而李绂没有注意及此,反而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