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纺织厂的温度高达40℃,女职工恨不得脱衣服,为何不开空调?
王大姐今年45岁,在这家纺织厂干了十几年了。她擦了把额头上的汗,叹了口气说:"这鬼天气,热得跟蒸桑拿似的。咱们这衣服啊,就没干过。"纺织厂里头确实热得吓人。虽说厂里装了几个破旧电风扇,可那点风根本不顶用,反而吹出来的热风让人更难受。有些女工想出个损招,往工作服里塞冰块降温。可冰块化得太...
被判赔偿58万元!卖自己厂里做的衣服,员工为何惹出官司?
欣某品牌是厦门知名服装品牌,与某纺织厂长期合作。案件起因是在2021年6月期间,该纺织厂员工未经欣某品牌同意,擅自在微信群及朋友圈销售带有欣某品牌商标的服装。根据双方签订的《针织订购合同》,纺织厂在生产前必须制作产前样品,并严格保密产品信息。合同中还明确指出,若设计图流失或商品外泄,纺织厂需支付50万元违约金...
夏天纺织厂的温度高达40℃,女职工汗水打湿衣服,为何不开空调?
走进纺织厂的车间,热浪迎面扑来,如同进入一个巨大的蒸笼。机器的轰鸣声极为刺耳,各种气味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窒息。女工们穿着薄薄的工作服,衣衫被汗水浸透,脸颊上的汗珠滚落,但她们依旧专注于紧张地操控机器。她们的双手灵巧地绕动于纱线之间,织造出一块块精致的布料;她们的目光集中在机器上,生怕出现丝毫...
服饰里的中国
1949年,我国仅有58个大型纺织厂或加工点,纺织品远远不能自给自足。“那会儿的衣服哪有什么样式,都是粗布罩衫,里面穿几层御寒,一层套一层,每次需要换洗衣物了,就把最里层和最外层的换下来洗,两套就足以撑过整个冬天。”今年81岁的孙女士出生在湖北一个偏远的小镇,回忆起小时候的冬天,她笑道,那个时候,冬天...
中国奥运领奖服竟是废旧饮料瓶做的!“变废为宝”全流程揭秘
志愿者把收集的饮料瓶打包后,统一送到专业工厂集中处理,饮料瓶就变成可再加工的原料,再经过高温拉丝成为纤维,进一步生成为纱线;纱线被运送到纺织厂,经过织布、印染,加工制作后,一条漂亮的环保丝巾就诞生了。据计算,大概每3个饮料瓶就可以制成一条丝巾,并减少85.32克的碳排放。
他们在深圳收二手衣服,卖到非洲:“赚得比上班多”
仓库里,白色衣服被老刘单独分拣出来,这类衣物能以每吨1千多元的价格卖出去(www.e993.com)2024年11月2日。“白色布料容易泛黄,即便在我们手里还挺新,在海上漂一段时间,一受潮不知道啥样”,这些白色衣物,最终会被卖到国内的纺织厂,制成再生纺织品。“再说非洲人也不喜欢白色衣服,他们喜欢颜色鲜艳、宽松的衣服,所以热裤、短裙在非洲也不受欢...
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的确良”,是绝对的时尚品,为何现在消失了?
1975年,东北的化纤厂织出了第一批涤纶纺织丝品,后来在辽宁纺织厂进行深细加工,又制成了涤棉布,这种布料就是最初的“的确良”。我国首批“的确良”终于问世。从那时起,这种面料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从知识分子、领导干部到平民百姓,它引领着我国的服装革命,也解决了棉花产量不够、百姓的穿衣问题。
电商进化论 - 第一论 零售的本质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大爆炸,深刻的变革人类当前的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所不包。衣服从曾经的手工织布、裁缝制衣,变成了纺织厂、印染场制布和制衣厂做衣服,因此我们现在穿的衣服,都是T恤、羽绒服、鞋袜等工业产品。其余行业则不一一列举,想象我们在2024年中国的一天早上起床所遇到的一切吧!
麻博洋|二手服装的社会生命史:中肯之间的跨国二手服装贸易网络
1963年,肯尼亚全国仅有6座纺织厂,到1983年,纺织厂的数量达到52家。然而,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之后,肯尼亚本土的纺织业与制衣业遭受了来自海外产品的巨大冲击。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1981年到2008年的27年间,肯尼亚制衣与纺织业的工业增加值从1981年顶点的13%下降到4%。与此同时,大量来自外国的二手服装进入肯尼亚市场...
从炒股热到下岗潮:上海作家眼中的《繁花》与年代史
周嘉宁发现,很多文学作品会谈论东北的下岗潮,但不太能看到写上海纺织业的故事。“《繁花》小说里稍微提到一点,因为很多当时的工厂就在小说涉及的区域。”她回忆说,普陀区的西康路、大自鸣钟一带的许多工厂关张了,如果沿着苏州河的游船路线,从长风公园到外滩一路上会看到纺织厂的遗址,如今变成了文化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