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息肉就紧张?胃息肉也会癌变成胃癌吗?
如果这种增生性息肉把幽门螺旋杆菌消除掉,抽烟喝酒戒掉,40%的增生性息肉会随着炎症消失而消失,但是根据一些文献,如果增生性息肉大于0.5厘米,还可以手术切掉。容易癌变的息肉就是肿瘤息肉,也就是腺瘤性息肉,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绒毛状腺瘤,第二类是混合腺瘤,第三类就是管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是最容易癌...
这种胃息肉病“不一般”,您遇到过吗?丨消化探案
为患者进行了技术上具有挑战性的分块内镜黏膜切除术。患者还接受了结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胃部病变的病理符合胃底腺息肉(图C,箭头),内含低度和高度异型增生(图C,箭头)。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答案揭晓:胃腺癌和胃近端息肉综合征(GAPPS)胃底腺息肉(FGPs)是最常见的胃息肉,在散发情况下发生时通常为...
别轻率!奥美拉唑四个长期副效应,这三类人务必额外警醒
1、严重萎缩性胃炎和胃息肉病人奥美拉唑的基本原理是抑制胃酸分泌。然而萎缩性胃炎病人胃黏膜已出现不同程度萎缩,使得胃酸分泌减少,若长期用此类药物可抑制胃酸分泌,使得胃酸分泌更少,进而加重萎缩性胃炎,所以不能长期用药。另外胃息肉,尤其是胃底腺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病人也不能长期服用此药。2、骨质疏松和慢性肾病...
体检报告中发现的“息肉”,一定会癌变吗?到底用不用切除?
单个的、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可以暂时观察,直径大于2厘米、数目多、形态是趴着的、且多发的胃息肉,需要及时切除干净。总的来说,生长直径过大、多发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就是癌变率较高的存在。如果在体检的过程中发现息肉,且经过检查临床认为有癌变可能,那就应当按照医生建议及时切除治疗。术后定期复查也是必要的。
做胃镜时发现了胃息肉,会得癌症吗?要不要切除?
胃底腺息肉:癌变风险较低,当直径≥1cm,建议要内镜下切除。增生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风险,直径≥1cm的,癌变风险增加,直径>0.5cm的,建议就要内镜下切除。腺瘤性息肉:这种类型为高危性息肉,特别是直径>2cm、病理为绒毛状腺瘤的,容易癌变,尽快在内镜下切除,并建议术后一年内做胃镜复查,监测时间3-5年。医生,胃息...
胃息肉一定能癌变吗?
胃息肉胃息肉家族谁最坏呢?胃息肉的型需要通过病理活检,那么根据病理分型,胃息肉主要分为三大类: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患胃息肉者约占人群的0.8%~2.4%,其中50%为胃底腺息肉,40%为增生性息肉,而腺瘤仅占约10%。胃底腺息肉胃底腺息肉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最常见的息肉,一般直径都小于0.5...
发现这种胃息肉,不一定是坏事
胃底腺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对此不必过于担心。发现胃底腺息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好的现象。对于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和监测,您还需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对于40岁以下发现多个胃底腺息肉或病理提示存在异型增生的患者,建议进一步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可能。
嬢嬢体检出息肉以为要得癌四处求医,医生却说“长得好”
不过,胃底腺息肉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和监测,还需听从医生的建议。王东林提醒,胃部出现息肉,确实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果胃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且数目较少,可定期监测。若同时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就要及时治疗;直径在1~2厘米之间,且数目较多、无蒂的胃部息肉建议切除;直径大于2厘米,一定要及时切除干净。另...
体检查出囊肿、结节、息肉是癌症先兆?要不要切?很多人都搞错了
1、胃底腺息肉只要一发现,即便是体积较小,也建议尽快进行手术切除,不然随着时间发展,息肉体积变大,恶变的可能性也随之提升。2、胆囊息肉以良性更为多见,如果直径<5mm,也无不适症状,可3-6个月复查一次。但如果符合以下手术指征,包括年龄超过50岁、直径>1cm、蒂粗大者,或胆囊多发息肉合并胆囊结石且有症状;息...
胃息肉是否会癌变以及引起的原因
胃息肉不一定要切除,需根据息肉大小、性质、数量等决定。对于单发的小息肉通常建议切除活检,多发的息肉建议切除最大的息肉,并对其他的息肉取代表活检。如为腺瘤性胃息肉,由于其癌变风险较高,通常建议完全切除。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如果较大或者活检发现有异形增生也建议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