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谁是“中国”?哪里是“华夏”?
因为“能够如此,邻近的其他国家,在中国的自我审查过程中,不能责备中国,认为中国是以民族情绪威胁他们;中国,也因为对自己的了解,不至于产生大国沙文主义,也会因此消灭四周邻居的敌意”(第一章)。因此可以看出,这部著作也不是为了借助历史引出民族主义的盲目情感,而是通过历史认识达成世界主义的理性观念。可是,要在...
土耳其为何又认匈奴当祖先?还称陆军前身是:冒顿单于“鸣镝军”
一方面是通过民族主义和宗教的大旗,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事实上,这套组合拳确实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效。“泛突厥主义”让土耳其人的自卑心理得到缓解,毕竟一个强大的祖先能提供足够的精神养分,这些人对埃尔多安的认可度是极高的。其次,近些年土耳其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底层民众生活困苦。在这种...
皇汉代表大汉族主义?不,不是汉族的照样可以是皇汉!
还真不是,早在古代,就有少数民族自认为皇汉的。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政权,便以汉为国号,处处以汉为尊。他的儿子刘聪更是直接说过:“晋氏暗虐,视百姓如草芥,故上天剿绝其祚。乃眷皇汉,苍生引领息肩,怀更苏之望有日矣。”所以,从古至今,不管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只要尊崇汉文明,热爱汉文化,接受...
重磅|印学者:为什么中印结盟对抗西方才能挽救印度?(上)
另一种是对历史的简单化模式化解释的意识形态叙事,例如共产主义学说和印度教民族主义等。这种叙事往往采取单一视角——例如,阶级斗争或宗教身份之争——而忽略其他叙事角度,其唯一目的在于实现特定政治目标。实际上,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鼓励思想极化以推动社会动员。这种叙事当然具有号召力,但同时也有很强的反噬性。在追...
独立出去的外蒙古人,在教科书中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民族史?
不同于其他几个逐渐与汉族融合的民族,匈奴始终与南方的农耕汉族纠缠不休,他们的劫掠行为促使北方王朝建立了雄伟的长城。公元前215年,匈奴又一次大规模南侵,秦朝的将领蒙毅带领着大军北进,与匈奴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斗。经过连番激战,蒙毅将匈奴赶至河套之外。两百年后,霍去病和卫青接过征战大旗,再次击退匈奴,迫使他...
匈奴西迁神话破灭,墓葬发掘后,欧洲匈人还敢说是匈奴后裔?
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使得匈奴匈人同源说一度成为了国际历史学界的共识,也影响了一些欧洲国家的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如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都宣称自己是匈奴的后裔,以此来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不过自上世纪70年代考古发现获得突破后,这一假设已遭学术界否定。
秦始皇禁卫军的盔甲源自亚述帝国?中国传统札甲真有个“洋爹”吗
与此同时,一些自媒体博主开始大肆炒作这一话题。他们断章取义,将史密斯教授的假说描述为"铁证如山"的事实,甚至声称"中国传统文化再次被打脸"。这种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许多网友对此表示愤怒和不解。争议的焦点很快集中在了一个核心问题上:相似性是否等同于传承关系?支持史密斯教授观点的人认为,...
杨焄︱“睡美人”来到中国之后(下)
胡适称“世人争道斯语,至今未衰”,确实毫不夸张。而伴随着“黄祸论”(YellowPeril)在清末民初的广泛流传,瞢腾昏沉的“睡狮”更是迅速演化为睥睨百兽的“醒狮”,与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纠缠在一起,标榜“内不妥协,外不亲善,内除国贼,外抗强权”(问笔《醒狮还是睡狮?》,载1935年《论语》第59期)的...
今天我们铭记历史,也要警惕对日关系中的一种“精神污染”
这种言论,实则是将爱国主义归类为极端民族主义,看似是在匡正网络舆论,却从根本上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不利于我们正视历史,也不利于正视当下。我记得几年前我曾经在网上看见“精日”这样为日本侵华“洗白”:“卢沟桥事变确实有日本士兵走丢,人家要求你中国给个说法有什么错,你们怎么还开火了呢?”...
我们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国外错误史观丨“正道”专栏之⑥
一直以来,海外中国史研究流行“征服王朝论”与“东洋近世民族主义论”。前者将辽、金、元、清等视为与秦汉、隋唐、宋明等“汉族王朝”不同的“征服王朝”,又被日本学者发展成为“胡族国家”论,将中国北方族群建立的区域性政权视为完全独立于中原文化系统的“胡族国家”;后者将宋代历史界定为中国历史进入多个早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