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何还需要诗歌?
几年后《诗刊》头条刊登了于坚的《尚义街六号》,这首诗在当年被认为是开风气之先——有着对口语出色的运用,以及诗句中洋溢着那个时代罕见的幽默感。△于坚诗歌,从过去到现在,始终在召唤人们诗意地栖居,超越生命的麻木。焦虑的时代,我们越来越需要诗歌。正因为此,近年来诗歌也已成为互联网平台上一种新的内容...
读出属于你自己的诗歌宇宙丨“蓝星诗库”
诗集收录于坚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包括《尚义街六号》、《避雨之树》、《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作品”系列、“事件”系列以及长诗《0档案》《飞行》等,集中展示了诗人某个阶段的创作面貌和成果,体现了其“拒绝隐喻”的诗学理念。于坚作为“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强调口语化写作的重要性。他...
“世界永远焦虑,诗却是一种定力”
几年后《诗刊》头条刊登了于坚的《尚义街六号》,这首诗在当年被认为是开风气之先——有着对口语出色的运用,以及诗句中洋溢着那个时代罕见的幽默感。△于坚诗歌,从过去到现在,始终在召唤人们诗意地栖居,超越生命的麻木。焦虑的时代,我们越来越需要诗歌。正因为此,近年来诗歌也已成为互联网平台上一种新的内容...
诗歌就是一种漫游,于坚携新作《漫游》来宁分享
韩东认为,于坚是当代诗歌的集大成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当一些诗人以极具争议的私人事件,通过大众传媒获得关注的时候,于坚则以自己扎实的诗歌写作成就获得了尊重和地位,他的《尚义街六号》开创了生活化和口语化的诗歌写作天地,而《0档案》则为诗歌引入了结构主义。韩东提出我们要向于坚致敬,一方面致敬他的诗歌...
诗歌重回C位?
尔后,于坚写下了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尚义街六号》,写下了《0档案》《飞行》等作品,还出版了《诗六十首》《于坚的诗》《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便条集》。他的《诗集与图像》《棕皮手记》,影响了当代很多诗人的创作。身为中国诗坛“第三代诗歌”的领军人物之一,于坚在诗歌写作上代表了南方、昆明...
...日常的古典、诗意与孤独——《红豆》二O二二 年度诗歌述评 |...
这与当时于坚、韩东和李亚伟的第三代口语诗如出一辙,只是杨克当时的这首诗没有他们的《尚义街六号》《有关大雁塔》《中文系》那般大胆、撕裂和有代表性(www.e993.com)2024年10月31日。那是对朦胧诗的一次反动,或者说自朦胧诗以来,以日常的诗意口语表达为表征的诗歌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一股强大的潮流,至今仍如此。或许这类诗不是唯美...
于坚:大学中崛起的“第三代”诗人
1986年发表成名作《尚义街六号》,1994年长诗《O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著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台北)、《作为事件的诗歌》(荷兰语版)、《飞行》(西班牙语版),文集《棕皮手记》、《云南这边》等十余种。2004年1月,五卷本的《于坚集》由云南...
诗是对过往经验的再创造
还记得去年我对韩东说,多年之后我才逐渐意识到他那首短诗《大雁塔》以及于坚的《尚义街六号》的重要性——两者都是建构性的应用口语的杰作,现在看来它们仍无可挑剔,没有一点儿毛病。这样的诗对我当时的审美倾向有过重要的影响。好诗它是——从当时的阅读,到现在诗可以成为一把记忆的年龄——它时常还是会跳出...
李亚伟:愿做一个在山里、在海边写诗的小诗人
大学期间的写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大开本的硬面抄,用于誊写自己和朋友的诗歌——自己确实写了不少,但没有一首是自己后来满意的。我写出《中文系》时是大学毕业的第二年,还很年轻,21岁。那时,胡冬已写出了《我要乘一艘慢船去巴黎》,万夏写出了整整一本油印诗集,于坚也写出了《罗家生》《尚义街六号》,韩...
诗人于坚:人充满劳绩,然诗意栖居
1986年,《尚义街六号》一发表,于坚成为了“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带动起了口语写作的风潮。他拒绝隐喻,因为在他看来“语言本身就是关于世界的一种隐喻”,拒绝才是对隐喻的解救——日常进入了诗歌,生命回归了本身。换种说法,选择日常,正是因为于坚从日常中发现了神性,又或者说,他深刻体察到了无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