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苦涩?看杨绛如何评价张爱玲
张爱玲在世时,杨绛并不避讳谈论她,甚至在她去世后,杨绛曾坦率地对外人评价道:“你们对张爱玲看得太高了!”还提到自己的外甥女和张爱玲高中时是同学,描述了她那时脸上有青春痘,衣着“奇特”,在同学间并不受欢迎。而后,杨绛在点评张爱玲作品时又称:“平心而论,她文笔确实不错。但我还是看不起她写的东西!”...
张爱玲晚年凄凉:为生活所迫频频搬家,死时甚至没有衣物遮蔽
而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的父亲则是长江水师提督,水师作为当时的新式兵种,秉持的理念相应也是最先进的,成为了民国时期第一批拥有独立意识的女性,母亲开明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张爱玲。民国时期是一个极其看重出身与家族的时代,出身于显赫世家,张爱玲自小就接受着卓越的教育,再加上母亲开明的思想,张爱玲从小就被送...
通过张爱玲和王安忆的作品,从不同角度下,看懂上海
大多数的作家,或是通过对商场的尔虞我诈表现上海,或是通过对以男性为主导的家庭生活的描写表现上海,但是张爱玲和王安忆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女性视角来绘制上海的风貌,通过女性的细腻感知力和微妙的洞察力,描绘出男性主义下的女性生活,表达了女性眼中的上海。张爱玲通过《心经》中有着严重恋父情节的许小寒、《...
《半生缘》(张爱玲 著)张爱玲长篇代表作
张爱玲长篇小说代表作。初载1950.4.25至1951.2.11《亦报》,题为《十八春》,1951年11月由上海亦报社出版单行本;后经张爱玲改写,以《惘然记》为题连载于1967年2月至7月《皇冠》月刊,1969年7月皇冠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改名《半生缘》。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上演张爱玲的代表作《金锁记》
“好看!精彩!专业!”近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0级表演专业毕业剧目《金锁记》的汇报演出圆满完成。谢幕时,剧场各个角落的观众响起连连掌声和欢呼声。本次汇报演出也是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表演专业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改编自张爱玲同名中篇小说的剧目《金锁记》,塑造了深入人心的“怨妇”曹七巧形象。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艺术...
张爱玲在美国一丝不挂去世,留下遗嘱,不允许任何人看遗体
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女作家,凭借独特的写作风格、敏锐的情感洞察力和对人性的精准刻画,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与敬仰(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然而,她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与波折,最终在异国他乡孤独离世,徒留世人感慨。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家族背景强大而高贵,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还是李鸿章的乘龙快婿,祖母李菊耦则是李鸿章的掌...
张爱玲所有作品中最悲凉的一部
从此,这种湿冷就像患了风湿一样,长久地留存下来,每当阴雨的天气就会加重。之后,我几乎看遍了张爱玲所有的作品,但再也没有一部比《金锁记》更悲凉。《金锁记》中,让我感到悲凉的是被曹七巧迫害的人,比如她的女儿长安、比如她的儿媳芝寿、比如她的儿子长白。
张爱玲离世前:留4个奇怪遗嘱,不让人看遗体,她预感到了什么?
作家在中国是一线作家,在美国却沦为一线作家。贫困的生活加上独自照顾莱雅,让张爱玲在巨大的压力下喘不过气来。张爱玲在作品中也刻意迎合美国读者的口味,但并没有什么效果。在这段困难时期,张爱玲无奈,只能将常年患病的莱亚搬到危机四伏的贫民窟,并合意地要求宋奇帮忙提交影视剧本。终于,1961年,张爱玲有机会为《红楼...
杨绛与张爱玲——出身不同、写作风格迥异的两位同时代才女
所以,杨绛对于张爱玲那种"炫富作态"的写作态度,自然抱有鄙视之态。在她眼里,张爱玲简直就是"装作一种很特立独行了不起的神态"。但实则,这种所谓"神态"的背后,却暗藏着一颗受伤的心灵。通过对两人出身、家世、成长经历、婚姻爱情观和写作风格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杨绛与张爱玲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巨大分歧。她们彷...
1995年,张爱玲去世,尸体一周后才被发现,她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
在邻居看来,张爱玲不出门或许就是在创作,只是那次一连一个星期张爱玲都没有出门,这让邻居心中感觉到一阵不安,毕竟张爱玲的家中并没有储存足够多的食物。几经思考那位美国邻居还是决定前往张爱玲家中看一看,只是当她敲响张爱玲出租屋房门的时候,家中根本没有丝毫的动静,大门紧闭,这让邻居心中有了一丝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