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该怎么选?低剂量的好,还是增强ct好,一句话说清楚
ct是一个有辐射的检查,长期反复做ct对身体有损伤,比如可能导致乏力,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等后果,但ct又是一个无法替代的检查,有些肺部问题是无法通过听诊甚至其他检查能发现的,比如肺部结节,做ct是最好的随访选择。那如何选择ct检查呢?说到这,就一定要了解ct的分类,Ct分低剂量ct,普通平扫ct,增强ct,高分辨率...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何种疾病?提醒你:三个指标增高,应进一步诊查
有的人仅仅因为咳嗽发烧等症状去医院检查,但没想到血常规检查单令医生无法作出准确诊断,高度怀疑有其他内在疾病,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B超、CT、核磁共振检查。由此可见,血常规检查不仅对小病有很好的确诊作用,器官病变后血常规也会出现异常变化。指标1:白细胞数量增加白细胞是人体抵御外界细菌病毒的一道重要防线。...
体检不做这4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癌症都不知道
2、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的敏感性是胸片的4-6倍,既能发现胸片不能查到的微小结节,也能观察到肿瘤形态位置,能帮助确诊早期肺癌。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指出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是筛查肺癌有效手段,建议筛查起始年龄是45岁,特别是高危人...
推进医疗检查结果互认,让患者更方便
“这是前段时间在另一家医院拍的CT,您看要重新拍吗?”近日,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汪女士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时,带上了此前的CT片和报告。医生查看了检查日期,结合患者的病情,判断上次的检查结果可以参考。“我的孩子有轻度的脊柱侧弯,想带他看看其他医院的治疗方案。如果还要重新拍CT,费事又费钱。”汪女士说...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OR 反应性中性粒细胞增多?——1例疑难病例...
细菌感染?基本可排除(白细胞持续性增高但无明确感染灶,无发热,ESR、CRP均不高,炎症因子浓度不高)。恶性肿瘤引起的类白血病反应?待排除。2.MPN?结合已有的实验室检查及形态学检查基本可排除:PV、ET、CML、CEL、肥大细胞增多症、CMML、JMML、MDS/MPN-RS-T。结合血常规结果、BCR/ABL融合基因、JAK2、CALR、MPL...
关于“肿瘤探测器”PET/CT,一文讲清楚
检查前两周不宜用化疗药物、升白细胞药,不做放疗;降压药则按医嘱正常服用,不会影响检查效果(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05特殊准备癫痫患者做PET/CT,要求戴眼罩、塞耳塞;儿童及无法配合的患者需备镇静药物。06不宜做PET/CT的特殊人群孕妇不宜行此项检查;哺乳期妇女在PET/CT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为婴幼儿哺乳。
检查报告上这些字眼可能是癌,不要掉以轻心!
血液科主任医师林全德说:“血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如果只是个别指标轻度升高或降低,不必担心。如出现一个指标明显异常,或者多个指标异常,就需要警惕。”(1)白细胞分类里面的中性粒细胞或者单核细胞明显升高,伴血红蛋白降低(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容易出血),要警惕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
检查报告出现这些字眼要警惕
需找专科医生进一步检查化验检查中的“蛛丝马迹”01血常规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林全德说:“血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如果只是个别指标轻度升高或降低,不必担心。如出现一个指标明显异常,或者多个指标异常,就需要警惕。”
肺影重重,慧眼识“虫”——一例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
1、肺CT检查:双肺大量斑片状磨玻璃影(见图1)。图1第一次入院时的肺部CT平扫2、血常规+CRP:C反应蛋白78.96mg/L↑,白细胞计数3.82x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8.50%,嗜酸性粒细胞比率17.6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67x10^9/L↑,血红蛋白140g/L,血小板121x10^9/L↓(见图2)。
辐射真的那么危险吗?
电离辐射能量较高,比如背景辐射、氡、医院常用的X线检查和CT检查等都属于电离辐射源,可以直接造成DNA破坏和基因突变,因此可能致癌;而非电离辐射能量较低,比如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见光,以及微波炉、WiFi、手机通话产生的微波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不足以直接引起基因突变,因此普遍认为不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