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故事(一)——想起当年读禁书
村里有个老右派,原来在大学教书,家里藏有很多禁书。一开始他不借我,我就常到他家里干活,和他聊天,熟了后,他对我没了戒心,就允许我在他家里看书。他以前是教苏联文学的,家里苏联书最多,我在他那里读了《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青年近卫军》《叶尔绍夫兄弟》《日日夜夜》《普通一兵》等不少小说...
想起当年读禁书
村里有个老右派,原来在大学教书,家里藏有很多禁书。一开始他不借我,我就常到他家里干活,和他聊天,熟了后,他对我没了戒心,就允许我在他家里看书。他以前是教苏联文学的,家里苏联书最多,我在他那里读了《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青年近卫军》《叶尔绍夫兄弟》《日日夜夜》《普通一兵》等不少小说...
知青岁月:两本“禁书”一世情,当年下乡插队的经历我终生难忘
高中毕业时,我也听老师和同学们说过,有一些书籍是毒草,是黄书,有的内容有毒,有的内容反动,国家已禁止出版发行,书店不允许出售,更不许传阅。若发现有人私藏禁书或传阅禁书和黄书,将会面临严厉惩罚,也可能会毁掉自己的前程。我随身携带的那几本书到底有没有毒,到底是不是禁书黄书,我还真不是太清楚。刚开始,...
苏联解体四十年再未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原因很简单!
但是,这本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发行的书,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却是禁书,禁止发行。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战争,1979年12月开始,苏军在阿富汗的战争。本书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记忆。书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娃娃兵的母亲,尤其是当娃娃兵被装到锌皮棺材里运回家时,母亲们在墓地...
老知青忆:插队时成立学马列小组实际是在读“禁书”
因为被禁,因为喜欢,因为买不到,因为没有复印机。通过手抄的形式,一些“禁书”得以传阅。我手抄过古今中外诸多名诗名作,还抄过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也非常幸运地读过闻名遐迩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遗憾的是,此书只在我手中传阅半天,一目十行,勉强看完,哪有手抄的机会。
编辑部聊天室 | 《迪迦奥特曼》下架又上架,到底什么是“少儿不宜”?
比如我发现,那些“少儿不宜”的情节,情况其实各有不同,比如《静静的顿河》里出现的强暴,肯定和《德伯家的苔丝》里的诱奸不一样,他们和《故事会》当然也有着极大的差异(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已经成为经典的作品,很多时候不是为了“少儿不宜”而“少儿不宜”,它们的出现是有头有尾的,常常和作者想要展现的东西密不可分,所以其实不...
“我们都是文学的农民”:中、俄两个《十月》的对话
伊琳娜·巴尔梅托娃:1928年,十月杂志发表了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当时还无人知道这个年轻作家。从我们办刊的方向,我觉得有两点比较重要,一个是我们所发表的作品都是比较高水平的,为一些知识分子所喜爱的。另一个方向,我们还是在不断寻找一些年轻作家,给他们一个平台。
现在我要和同仁一起打赢人类和宫颈癌的战役|乔友林
我以前中学的时候,偷偷地看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那时候还是禁书——一共四卷,好长,晚上才有时间看,讲的是一个哥萨克骑兵勇敢打仗的故事。另外我还看了玛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讲的是内蒙大草原,非常美丽。所以我都想好了,去内蒙当兵,还要当骑兵。骑兵很威武,骑在高高的马上,拿着...
从农民到工人,他用镜头记录下中国城市化的急剧进程
1966年看《家》时才14岁,看到鸣凤跳湖自杀,我放声大哭。老师说我,这么小的孩子看《静静的顿河》,思想复杂。后来插队下乡,知青们互相交换着看“禁书”,我喜欢讲真话的书。《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以及恩格斯的《家庭、社会、国家的起源》,读得我手心出汗,原来人类是这样一幅前景!刺激太大了。
消逝的天原新村,承载着我的乡愁
当时,要是谁有一本《林海雪原》《静静的顿河》之类的泛黄禁书可了不得,朋友同学之间限定时间,昼夜传阅,激动惊奇,兴奋交流。春华秋实爱如蜜18岁中学毕业后,我荣幸地投笔从戎,挥一挥衣袖,告别了父母同学,离开了老屋,开始了严格规矩的军旅生涯,那与家乡自由自在的日子,真可谓是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