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努斯鲍姆:脆弱性是我们不可逃避的事实,但哲学常常忽视它
通情达理的人(指愿意在公平的合作条件下与他人共处的人)包括现实主义者和反现实主义者,也包括认识论基础主义者、整体主义者甚至怀疑论者,正如他们还包括天主教徒、新教徒、穆斯林、佛教徒、犹太教徒、道教徒和无神论者一样。如果我们奉行罗尔斯所说的“回避”方法——即避免将我们相信的、且能用论据为之辩护的许...
如果一个人同时精通儒释道三种哲学,他最后会信哪个?
总的来说,儒释道三者的境界是文ll-aa不一样的。儒家的“道”,是世俗之道,佛家的“道”,是解脱之道,道家的“道”,是自然之道。三者对比,儒家的道最小,道教的道最大。虽然道家思想文yuqingsao也有不足,但相比之下,其更注重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更符合一些人对人生的追求和...
赖永海:柳宗元与佛教
佛教作为一种世界观,毫无疑问是一种“唯心主义”。但作为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一环,佛教中的思辨哲学并非一无可取之处。中国古代许多哲学家如张载、王夫之等,就是在出入佛、老的过程,从佛学中吸取了不少思想养料,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哲学。他们从佛学的“即群有以明空,既触实而知假”,“即有辩无,此为一体”(...
焕发中国经典哲学的时代活力——中哲史学会2024年会纪要
俞学明认为《法华经义记》中提出并系统性疏解了“权”和“方便”之异,使中国哲学既有的“权”概念获得系统的佛教内涵,推动了佛教义理体系的完善与佛教中国进程。谭习龙认为现象学与唯识学存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但由于二者在理论上的差异,无法通过本质还原或“唯识性”观实现对方的目标。詹嘉玲以吕澂对吉藏“破想”观...
汉唐宋明的国教:谈谈作为本土哲学和本土信仰集合体的道教
民国人认为道教才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而佛教是外来宗教,各地掀起了改庙为观的运动。比如著名的敦煌藏经洞,发现者是道士王圆箓——因为当时敦煌的各种洞窟佛庙,都被改建成了道观。当时这种看法其实相当精准:如前所述,道教本质上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中国所有本土哲学和本土信仰的集合体,这其实非常类似印度教——印度教实际...
新轴心时代的哲学瞩望,“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北大开讲
内在超越在儒释道中有不同的体现,以道家为例,道家哲学中的内在超越主要体现在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上(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庄子认为,人应摆脱外在的束缚和执念,通过“坐忘”、“黜聪明”等方式达到精神的解放和自由。他强调的是精神的内在超越,即通过内心的修炼和觉醒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在佛教中,禅宗作为中国化佛教的代表,也强调内在...
...海南省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关于申报2024年海南省哲学社会...
2024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专项(东坡文化研究)课题以“东坡文化阐释与文献整理”为主题,现就做好申报课题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选题指南(一)苏轼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二)苏轼道教文献整理与研究;(三)苏轼年谱文献整理与研究;(四)苏轼石刻文献整理及研究;(五)苏轼民俗文献整理及研究;(六)苏轼书法文献整...
“里仁为美”:孔子居处观的哲学意义
同样,《论语》中孔子与孔门弟子创立的生活方式,虽然并未脱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这种生活方式贯彻了儒家的哲学信念,是一种依仁学、合道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儒家版的哲学生活方式。相比于道教的道士生活方式,佛教的僧尼生活方式,儒家生活方式具有现实的、人间的特点,因为儒家生活方式植根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仪容体态、...
道教文化传承“净明朗苑”在中国广西省南宁市揭牌
一、道家的概念和历史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一种流派,其核心思想是:清静自然,无为而治。道家主张自然界万物均有其本然面目,讲求顺其自然,不强求改变,强调物我合一,强调融入大自然,体现了一种和谐与平衡的生态观。道家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时期。其创始人是老子,其名为李聃,生于约公元前6世纪左右。老子的著...
中国禅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吗?
“无”源于道家哲学,尤其是老庄思想。佛教虚无与道教虚无有一些共同点,但有一个基本的区别:佛教虚无认为世界是一个基于缘起的本体论虚无,而道家的虚无认为世界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实在。从惠能开始,中国禅宗用道家的观念重新诠释了佛教的虚空。禅宗的本体论存在是道家化的“空”或佛教化的“无”。它的最终形式显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