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都可以翻译了,学外语还有前途吗?
“但是效果并不好。一个原因是在说口语时会有口音和一些特有的表达习惯,对机器识别是个障碍;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讲话人如果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翻译者会有一个帮着理顺逻辑、归纳总结的过程,这点机器还做不到,只能做一个逐字逐句的翻译
计海庆|十九世纪的卢德运动是“AI失业”的历史前鉴吗?
Dall-e为我作画,Suno为我谱曲,Sora为我生成电影,DeepL负责外文翻译,Autopilot替我开车,ChatGPT陪我聊天……AI时代的乐天派们,可以畅想一个消费型的AI未来。但忧患派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更要紧的问题:谁来给我发工资?上述AI技术的全面应用,会让我下岗失业吗?《洛杉矶时报》的专栏作家布莱恩·莫钦(BrainMerchant)无...
外文翻译过来的文献会被查重吗?
因此,外文文献翻译过来的文献是否会被查重,取决于具体的查重系统和机构的规定。目前只有知网查重系统会跨语言查重,其他万方,维普、paperbye等查重软件还没有这个跨语言查重。所谓跨语言查重就是想把外语文献内容翻译成中文,也会识别是否是抄袭外语文献。一般来说,大多数查重系统都会对外文文献进行检测。这是因为外文文...
CSSCI扩展《语言与翻译》期刊简介与征稿启事
语言政策、语言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教学研究等。三、来稿要求1.论文篇幅以8000字左右为宜,长文应控制在15000字以内。本刊倡导严谨、求实的学风,欢迎有真知灼见、有理有据、论证严密、合乎语法规范的学术论文。2.来稿符合如下规范:——文稿结构:a.中文标题、中文摘要(100-200字)、中文关键...
10.14-10.16 人文讲座【韩国文学星空的璀璨之星【荒野有什么?【苏...
主办翻译研究高峰团队主题第二条战线与北京大学时间2024年10月14日(周一)14:00-16:00主讲刘洁(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办北京大学档案馆内容讲座依托新著《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从西南联大到北大的学生与社会》展开,对第二条战线的成因和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考察,...
考研到底要不要买平板?看看文献怎么说!
有些小伙伴用平板读外文原著时,和翻译软件搭配使用更加快捷(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这一条的前提是电子材料足够清晰,能直接识别;心理学考研对外文原著阅读的要求并不高,看英语文献时电脑中的翻译软件可能更便捷。④关键词定位当你回忆不起自己需要的内容在哪里的时候,可以使用搜索工具,甚至还能分析字词频率。
沈志华:趁乱获得的俄罗斯解密档案,解了多少中苏未解之谜?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伟民在座谈会上表示,过去一手外文文献的匮乏是掣肘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的主要因素,俄罗斯解密档案的整理出版对于推动世界史、冷战史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这批档案的整理和翻译过程的确催生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沈志华在《俄罗斯解密档案》的前言中介绍了这批档案在中苏关系史研究中带来的新突破和新观点,以...
推动中央文献翻译传播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陆航)12月18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天津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主题为“建党百年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成就、挑战与发展”的第六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在线上举行。与会学者的话题涵盖跨文化交流语境中的“金句”英译、构建国际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翻译的政治性...
林纾不懂外文,他是如何翻译的?
林纾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家,他不会任何外语,却翻译出十多个国家的一百余种外国著作。康有为曾称赞林纾与严复是近代中国最出色的两位翻译家,那么他是如何翻译的呢?(林纾)1852年,林纾出生在福建闽县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林纾酷爱读书,从小就熟读唐诗宋词以及《史记》、《汉书》等经...
新中国70年党政文献翻译与传播专题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网11月10日讯(记者郑成琼)11月9日下午,中国翻译协会2019年年会的专题论坛之一——新中国70年党政文献翻译与传播专题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外交部、中国外文局、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的7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重大党政会议文件、新时代领导人涉外演讲、白皮书等党政文献的翻译出版和对外发行工作,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