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王阳明和庄子之后,建议每个人都读一读杜甫
孩子的饿死还只是灾难的开头,很快杜甫又迎来了人生更大的打击,安史之乱爆发了!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唐玄宗逃到了四川,杜甫一家往北逃,一路上颠沛流离忍饥受冻,小女儿饿的哇哇大哭,直咬他的手。好不容易把家人安顿在了鄜州,听闻唐肃宗在灵武继位了,已经44岁高龄的杜甫又马不停蹄的去投奔新皇帝,然而人倒霉的时...
安史之乱中,王昌龄、高适、李白、杜甫、岑参等诗人的结局如何
安禄山抓住机会起兵造反,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大唐的一场浩劫,大唐的诗人们也没有躲过这场浩劫,李白、杜甫、岑参等诗人们的结局如何?一、王昌龄王昌龄,生于698年,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江宁丞、龙标尉等职。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王昌龄正在龙标县担任县尉。王昌龄的家人...
原创原创“诗圣”杜甫-成于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同时也是我国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的开始。杜甫一生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诗作,其中大部分是描写安史之乱的。从安史之乱发生之前的危机四伏,到安史之乱爆发八年期间百姓民不聊生,再到安史之乱刚平定后的异族入侵。所以杜甫在他晚年诗作中多次提及“十年”,十年朝夕泪,衣袖...
“诗史”之前:还原安史之乱前杜甫生活的历史图景
青年历史学者王炳文今年出版的《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一书,正是聚焦于开元前夕到安史之乱这段时期,详细地描摹了盛唐时代的政治、文化脉络,勾勒出杜甫的家世渊源和与之相关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呈现他在盛世背景下成长、浮沉的前半生。正如张国刚先生在本书序言中所说的:“作者下笔的重点不是杜甫的游历,而是...
“偶遇”安史之乱被困长安那么久,杜甫就没想过逃跑么?
从年龄上讲,郑虔比杜甫大21岁,是其长辈,得诗书画“三绝”美誉——杜甫忘年交不少,且都比他名气大,官阶比他高。安史之乱爆发时,安禄山任命郑虔为水部郎中,郑虔以生病为借口拒绝就任,并悄悄以密函向灵武的肃宗表忠心。乱世逢故交,两人肯定聊了很多——关于离开长安,加入凤翔朝廷的计划,和郑虔“跑路”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诗人们:李白、杜甫、王维、高适都在干啥?
这之后,唐玄宗李隆基逃亡蜀中,由唐肃宗李亨指挥天下兵马平叛,他最终用了8年时间,才艰难消灭了安禄山叛军(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安史之乱,给大唐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让大唐盛世毁于一旦。李白、杜甫、王伟、高适等大唐时期的诗人们,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们的命运如何?都在干什么?
从长安到成都,杜甫一路上写下恢弘的史诗,将盛世的遮羞布狠狠扒开
本文从杜甫的视角出发,以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重拾杜甫一路向西的人生旅程上写下的重要诗篇,反观安史之乱给家庭带来的悲欢离合与颠沛流离。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的战火,一路向西,出关中,过秦州,来到蜀中,过上了飘零寓居的生活。
出身名门死于穷困,杜甫的一生为何“高开低走”
杜甫一生穷困的时候大概在三个时段,一个是安史之乱初期携家北逃,因逃难丢了很多东西,包括老杜骑的马也被人抢走了,到羌村后杜杨氏和几个孩子过了一年苦日子。第二个时段是在成州同谷县的一个月,因为打算入蜀,天气寒冷无衣无食,全家着实受苦。最后一个时段是杜甫的湖南岁月,这时候杜甫没了居所,主要在船上生活...
杜甫与杜牧什么关系?这要从杜审言说起
但是,与祖父不同,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这场席卷大半个北方的叛乱不但打破了唐玄宗的盛世迷梦,也将杜甫辛苦搭建的安乐窝撕个粉碎。长安陷落后,杜甫和家人匆忙告别,孤身一人去寻找在灵武继位的唐肃宗,结果中途被叛军抓回。亏得当时杜甫人微言轻,没多少名气,所以很快趁叛军守卫疏忽逃至肃宗所在地凤翔,并以左拾遗...
我心中的杜甫
安史之乱爆发,百姓纷纷逃亡,杜甫一家也踏上了逃难之路。他一路走来,看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痛彻心扉又无能为力。那种深深的挫败感,即使隔了一千多年我也感同身受。民间疾苦化作他笔底波澜,世上疮痍成就诗中圣哲。杜甫逃难来到成都,在浣花溪畔搭起几间茅屋,有了遮风挡雨的住所。这是杜甫一生难得的安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