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赫团队关于长非编码RNA与编码基因协同调控...
因此,探索这些来自同一或不同基因座的lncRNA和编码基因如何协同调控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潜在临床价值。9月27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赫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Prohibitin2orchestratestranscriptionoflongnoncodingRNAandcodinggenetoacceleratetumorigenesi...
再谈生命的意义和本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谈论死亡?
儒家追求寿终正寝,但也不害怕死亡,如果肉身的生命和道义的使命发生冲突,孔子说要“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道家则把生命看作一个自然的过程,就如每天有白天也有黑夜、又如每年的四时轮回,有生必有死,所以不必执着于生,也不必惧怕死。当然也会有人受个体主义思想影响比较大,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观。“我...
肖静:循自然之道,成生命之美,让教育自然发生 | 生活教育
都江堰市壹街区幼儿园在办园历程中,始终秉承“循自然之道,成生命之美,让教育自然发生”的办园理念,努力锻造“尚善韵雅”的教师团队,以“和谐悦动、善表乐读、感恩友爱、乐创灵巧、尚美韵心”为育人目标。一直以来,幼儿园以规范促管理,以文化塑品牌,以内涵显特色,不断提升保教质量。因地制宜、文化内生,建灵动...
《地球脉动:极境生存》首映:记录生命奇迹,探索无与伦比的自然奇观
每一季的每一集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通过深入的探索与展示,让观众能够全面而细致地了解每一个生态环境中的生命状态和自然法则。《地球脉动》系列IP首部大电影《地球脉动:极境生存》拍摄历时1900多天,探索地球上众多令人称奇的栖息地,呈现自然界最壮丽恢弘的奇观与野生动物不可思议的生存传奇,揭示大自然发生的惊人...
傅菲:我的散文的生命力来自于田野调查 | 大家
02傅菲早年从事诗歌创作,2002年四月开始散文创作,得益于田野调查,使得散文具有生命力。03他的散文中,对山川草木植物动物的关注与表达占据了令人惊异的比重,如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江子所言。04除此之外,傅菲的散文风格受到诗歌的影响,以古典的审美和湿润的语感表达自然、生命以及与生命发生的温暖情感。
让生命“终归”自然 生态葬如何走得更远?
中新网长沙4月4日电题:让生命“终归”自然生态葬如何走得更远?作者唐小晴李盈杨华峰如何安葬亲人,是一道关于道别方式的人性选择题(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依照父亲生前想法,清明前夕,邹燕来到湖南长沙明阳山福寿苑陵园为父亲撒散葬。她捧起骨灰盒,把骨灰从盒子倒入专门用来撒散葬的墓穴,和父亲最后道别。“父亲说,死了后不要埋,撒...
我国科学家重构鸟类“生命之树”在《自然》发布:什么是“元素鸟”?
北京时间4月2日,由浙江大学、深圳国家基因库、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主导的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B10K计划)团队在《自然》杂志发布研究成果,重建了现生鸟类演化的“生命之树”,解决了鸟类类群关系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争议,为正确理解鸟类物种演化及复杂性状演化奠定了基础。B10K计划发起人、浙江大学生命演化...
死亡真的很可怕吗?生命为什么最终都会走向死亡?
答案是:选择繁衍!对于生命体来讲,没有什么比繁衍或者说传宗接代更重要的事情了,因为传宗接代本身,其实就等于生命的延续,对于生命体来讲就等价于“永生”或者“生存”。这也是为什么当自然选择与性选择发生冲突时,性选择往往会显得更重要。举个例子就明白了。雄孔雀进化出了美丽的尾巴,能够上演美丽的孔雀开屏,...
生命≠活着
不过,今天我们知道细菌之所以不能够自发诞生,并不能归咎于活力的缺乏。真正缺的是信息,这里指的是细菌的细胞结构和基因构成。这些信息来自数十亿年的演化,不能自发地从缺乏信息的系统中产生,无论你有多少泥土都没有用。某种意义上这种信息才是真正的“活力”,它们是生命与非生命真正区分。然而,信息不是仅存在于特殊...
《大自然如何运作》:关于自组织临界性的科学|汤超院士作序推荐
在21世纪,一个可能发生的革命将是在不同层次之间构建理论框架,或者构建具有尺度不变性或跨尺度的理论框架。前者的范式是对称破缺,后者的范式是自组织临界性。此书的英文版于1996年出版。李炜和蔡勖两位老师将此书翻译成中文,于2000年出版了中文版。这次的中译本修订版对原译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校对与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