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立纳米医学技术研究中心
纳米尺度下的新材料、新器件和新方法不断被开发出来,在药物递送、医学影像、生物传感器以及疾病诊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医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纳米医学技术研究中心的定位是建立国内一流的纳米医学技术研究平台、纳米医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推动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中...
中国科大量子纳米显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大量子纳米显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任希锋研究组近日在量子纳米显微技术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微纳光纤级联银纳米线波导,首次实现在纳米结构中以表面等离子激元(SPP)的形式传输量子偏振纠缠态,其保真度可以达到93.2%,为纳米光子学和量子信息的有机结合...
黄河旋风与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集成电路热...
11月11日,黄河旋风与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集成电路热控联合实验室,签约暨揭牌仪式在黄河旋风举行。厦门大学洪明辉教授、侯亮教授、马盛林教授,黄河旋风董事长李戈、总经理庞文龙、总工程师王裕昌博士等科研人员出席仪式。庞文龙和洪明辉教授先后致辞。为了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加快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产...
第四届中国生物传感、生物芯片与纳米生物技术高端论坛在苏州召开
活动由大会执行主席、生物传感、生物芯片与纳米生物技术分会(BBN分会)主任秦建华研究员主持。张宏翔表示,本届大会旨在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各位与会专家学者要利用好这次机会,充分交流生物传感、生物芯片与纳米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技术源动力。BBN分会作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具有...
《自然·纳米技术》:二氧化碳电解制纯甲酸技术获得突破
《自然·纳米技术》:二氧化碳电解制纯甲酸技术获得突破近日,中国科大曾杰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夏川教授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肖建平研究员通过铅、铋、铟单原子修饰改变铜基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还原中的选择性并高效制备甲酸研究获得突破,该工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微纳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建议
概述了多尺度精密微纳加工、多功能材料合成制造、高度集成和多功能化、自组装技术与结构、生物纳米技术融合制造、量子信息与纳米器件及绿色环保制造技术等发展趋势,针对性提出了深化基础研究、创新材料与工艺、强化人才培育与引进、加强产学研结合与技术转化等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中国微纳制造技术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和高质量...
华西医院高祥团队:纳米技术在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科学家可以在了解肿瘤的内在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靶向策略。专为靶向肿瘤细胞而设计的纳米粒子,可以精确检测体内的恶性肿瘤,从而促进癌症的早期诊断和准确定位。这为医疗保健从业者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制定定制的治疗计划,并允许实施综合诊断和治疗策略。纳米技术的卓越性能,使多种材料的负载以及诊断和...
研究| 悉尼大学:纳米技术或将开启口服胰岛素药物新时代
这项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型胰岛素可以通过片剂食用,甚至可以植入一块巧克力中。通过小鼠,大鼠和狒狒动物模型测试发现,纳米级材料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对人体的血糖水平做出反应。当血糖浓度高时,这种涂层会溶解并释放胰岛素。在低血糖的情况下,则不会释放胰岛素。因此,纳米胰岛...
南京大学李剑、夏兴华教授团队:用于催化研究的纳米红外技术
导读:南京大学李剑、夏兴华教授团队在用于催化研究的纳米红外技术取得新进展,回顾了近年来应用纳米红外开展的催化过程研究,并总结了将纳米红外技术用于研究催化过程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方向。红外光谱是研究催化过程的有力工具,能够识别与催化剂性能和催化环境相关的化学物质,有助于深入理解催化机理。然而,传统红外光学显...
Nano Letters:曹宇虹团队等利用纳米技术助力野生稻驯化,抑制其脱粒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曹宇虹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合作,在NanoLetters期刊发表了题为:ImprovingSeedShatteringResistanceinWildO.altaRicewithMesoporousSilicaNanoparticleDeliverySystem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纳米技术显著提高了高秆野生稻(Oryzaalta)抗种子落粒性,为...